近年来,国内有哪些消费习惯发生过显著的改变?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近年来,国内有哪些消费习惯发生过显著的改变?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 新消费时代,更多「消费」相关的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已邀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越来越多人养成到电影院看电影这个习惯。

倒退十年,如果一部新片上映,很多人的第一做法是在网上找下载,或者买盗版碟。那时候院线新片盗版流出比现在快。

现在即使有盗版,更多人也逐渐意识到,应该到电影院去体验更棒的视听享受。可能这不是因为尊重版权,而是观众从自身体验出发的选择。

原因很多,包括影院可供选择的影片多了,电影院多了,电影成为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团购和票补的出现降低了票价,以及对盗版的打击(因为牵涉利益大了,政府和商家都更有动力做这件事),等等。

观众愿意花钱买票看电影了,这就是电影行业最重要的一件事。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 支付方式变革。就算去家门口的小菜场买东西,带一个手机也足够了。在我看来这是最大的改变。支付便捷,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

• 看到有内容的文章,毫不犹豫打赏。微信公号是典型代表。
• 可以给语音打赏。分答、值乎是其中代表。
• B 站的 Up 主哪怕只是上传视频也会收到打赏。从长篇大论写答案还要被骂的知乎到上传视频就能获得真金白银的真诚感谢,不过是知乎(80后)到 B站(90后)10年的距离。

2 Logo 遍地。地边摊消费让位于品牌消费,正式迎来 logo 世代。借助于各个平台制造网红和大 V 的能力,创建品牌前所未有的容易。

3 品牌忠诚度可以养活一个品牌。可以预见 90 后是基本不会在乎性价比的群体,用品牌区分个人身份将是一种最正常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更多细分品牌,不用走规模化之路也能活得比较滋润。

4 购物模式变革。商场—线上商城—细分商城—社交平台,广告到成交的距离越来越短。这里面又蕴含无限商机。

5 正版正名。虚拟产品,如游戏、影视、音乐、App 等付费购买正在常规化。欣喜又心酸的是图书正价销售也能走量了。免费的东西越来越少,收费的质量也相应提高了。

6 时尚消费常规化。时装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根据流行趋势购物的观点越来越普及,ZARA、TOPSHOP等类似的快时尚品牌越来越多。

7 国产品牌春天到来。各个领域出现与国外对应品牌的替代品牌只是时间问题。毕竟,还是衣食同源的自家人更了解自家人,更容易取得自家人认同。


8 爱国已满民粹未达。国产品牌天然带有了爱国情怀,以前的减分因素现在开始加分。爱国情绪从网上到网下集体高涨,网络舆情整体左转,但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民粹只是沉渣尚未泛起。经济一旦下滑就比较危险。

9 QQ 正名。以前幼稚的小屁孩聊天工具成为小商家甚至中小公司工作沟通工具;幼稚的黄钻、换皮肤成为今日虚拟产品鼻祖。

10 从浪费时间到时间无价。以前为了找个盗版可以用上一天时间,现在只要能用钱解决就不怎么犹豫;单是为充实用户的休闲时间,就养出了不少独角兽公司,而这方面的创业公司远未饱和。

11 从个体消费到共享消费。共享是基于全社会的信任水平的提高。滴滴和各种短租平台兴起,使社会资源多次配置,提升效率。

12 兴趣消费导致社团雏形。政策不鼓励结社,个人依然是原子化生存。但万万没想到由消费口味一致组成的兴趣社团发展迅猛,有效提升公民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从买正规厂家店里的蛋糕,到买没有许可证,没有卫生证的微信朋友圈的私人烘焙蛋糕。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一线城市的白领不会做饭或不做饭,晚饭叫外卖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而将来,家庭厨房结构和使用方式也可能随之改变。比如开敞式厨房将更多,厨房空间将更小,做饭不是日常而是偶尔,简餐能处理即可,不会有太多的油烟机会,厨具要更漂亮,让做的人做饭时更有仪式感,而平时则是生活空间整体的一部分,也让人赏心悦目,不能太油盐酱醋烟火气。

2.对知识服务的接受程度更高了。


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愿意付费购买知识服务产品,而不是像过去都是免费服务,最后提供方通过广告变现。

现在的信息太泛滥了,广告模式往往由于提供方要讨好最大众最多数的人群,所以无法满足小众的需求。而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互联网驱动各个行业都在变革,对新知识的渴求在竞争压力下愈发凸显。所以好产品能获得高质量付费用户。

其实我们以前也是花钱订报纸杂志的。我们都经历过好产品让我们成长的阶段。包括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图书,包括故事会、皮皮鲁和鲁西西、包括大众软件等等这些书刊。这么说,我暴露年龄了。


3.随着租住的需求进一步细化,中端房屋出租这一层开始大量出现。


Airbnb这种度假式的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类似创业公寓、自如有家这样常住式的。相对过去的群租房,租客对人群属性和房屋的环境、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付费能力、意愿也跟上了,那供给方自然会去做。未来还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确实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买不起房了。当然,你可以说土著居民可以继承父母房屋,但是大量进城务工的人怎么办,大量的异乡白领怎么办,那些从三线城市进入一二线的外省小城青年?做互联网行业的都不一定能暴富买得起房,更别说其他行业了。买不起就租了。要我随着收入增长,租也自然租个好的。



4.压力太大了,迷茫的人太多了,有问题的人也多了,心里和精神需要照顾。


这个时代,转型时期,过去的和现在的不一样,将来的又在变,我们过往的价值观可能会在变化中遭到冲击,也会有挫败感。说白了,对求职、情感、学业、心理问题纾解的需求增多了,得抑郁症的人多了,咨询和出了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业发展了。与之相关,同样的问题也带动了娱乐行业。包括其他回答者提到的电影行业票房大幅增长,好像中国人一夜之间都爱去看电影了,当然这个跟团购行业和屏幕数量增长直接相关。也包括游戏、二次元、网络小说、电视剧、线下的娱乐比如旅游、密室逃生这些娱乐项目在大城市中都增加了。当然你也可以说娱乐需求整体爆发了,因为我们的人均GDP和收入都增长到一个关键点了。我们物质生活已经极大满足了,吃穿不用愁,但是很空虚,空虚需要填满,否则会生病。


5.类似无印良品这样极简的商品在日本出现,中国出现这样式的商品和品牌,证明中国已经开始有一些萌芽在探索超越消费社会本身了。


消费社会是拿商品和品牌来证明我自己 ,来表示我的身份、地位,来炫耀,来说明我的品味,用物来代表人。而无印良品在日本,是第四消费时代的商品代表,快要超越消费社会本身了。人开始减少物当中大而全的追求,减少炫耀,连牌子logo都很小甚至不打,回归质朴、极简、精神上的原点,物并没有走在人前面,而是人本身选择物来一并净化自己的需求。这种性冷淡风常被说是禁欲代表,挺好的啊,人在节制自己的物欲、消费欲、拜物教。类似无印良品在日本,如果有些极简的,类似的中国风的在中国,或者一些世界主义的,比如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的极简的东西,牌子不是很知名,设计又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主要是供主人自己为了统一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选择符合自己风格极简物品。而不是因为大家都崇拜Gucci、阿玛尼、LV、香奈儿、Chole等这些牌子我就要买。

我选我心是一种将来远期发生的东西。但现在有苗头了。


第四消费时代典型商品的特点是简约,是生活的素材,消费者可以用其拼贴出自己的个性来。它本身会去除性能和设计上多余的东西,回归生活的本质,同时注重本土性、地方性,而非全世界的认同。



再一个,一线城市自助餐少了,反而高档自助餐品牌多了。
老子也不会为了吃回那点钱而搞坏自己的胃了。当然,二百以上的会加把劲。这个在一线城市明显。

休闲食品店多了。
不是正餐,西点甜品、饮料店多了。鲜果时光这一类的,价格十几块钱,基本上是超市2-3个软饮料的价格。面包、蛋糕、还有满记、吉事果这样的东西在我们周边小区还有景点、商场都开始大量出现了。

洗衣房多了。
多到e袋洗这样的机构都出现了,洗衣或大件衣物洗涤开始外包。我自己使用体验看,e袋洗烂透了。由此联想,相关的生活服务在一二线城市都没多久,经过O2O的爆发推进,普及了。


想到其它再持续补充。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BBKinG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能接受为玩电竞游戏花钱了,这要放十年前,你做电竞别说跟钱沾边,论坛里放个google小广告条都会被骂个狗血淋头,电竞爱好者小孩子太多,过于理想化,有时候是个双刃剑,2010年后,80后更有钱了,90后的电竞玩家也成长起来了,大家的消费习惯被网购淘宝支付宝培养起来了,所以电竞淘宝店模式在这个时期能成功,而这个模式其实06年WE就做过,只是午时未到。

我们都成了炮灰...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update 2016.06.26:补充消费习惯改变反应在产品方面的实例及数据,主要是互联网方面。


支付手段方面:

1 手机支付正在干掉PC端。

即使在PC端的登陆,支付宝等传统PC端的大户也在用二维码扫描等方式更改之前的用户名密码登陆,参见支付宝和淘宝的新登陆页面,已经将默认登陆改为二维码扫描,而将用户名密码隐藏起来。

支付宝统计显示,2015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高达65%,而去年这个数字是49.3%,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5.8个百分点。

2 手机支付年龄群范围正在扩大。

2011年,数据显示,支付宝快捷支付的用户构成偏年轻,约六成为80后。

2013年,“70后”人均网上支付金额是1.9万元,人均购物金额为1.1万元;“60后”人均网上支付金额为1.5万元,人均购物金额为1万元;而到了“60前”人群,人均网上支付金额一下就飙升至3.1万元,人均购物金额达1.5万元。至于被视为网购大军主力的“90后”,去年人均网上支出的金额仅有3962元,平均购物支出只有3112元。

支付宝微信跟物美全时等便利店的合作正在改变中老年人消费习惯。

3 微信正在试图超越支付宝

2015年,凭借电商、支付宝转账和余额宝等产品,支付宝的交易额快速增长并且继续保持了交易规模行业第一的态势,市场份额占比68.4%。
但相对于去年,其市场份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公开数据显示,在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超过七成的份额居首,财付通以17.4%位居第二。

某些app在手机接入微信支付接口后,支付缓解流失率降低20个百分点左右。
相对于支付宝削尖脑袋想要进入社交领域的努力而言,微信借助本身的社交基因进入支付领域更加顺风顺水一点。

4 其他支付手段进入门槛更高
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很多互联网企业进入该领域无法绕过且难易跨过的门槛。

从2011年5月到2015年3月,央行一共批复270家企业获得支付牌照。
央行在2015年支付结算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要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鼓励现有机构兼并重组、持续发展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实施支付机构分类、分级监管。这预示着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将日趋严格。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只有1家企业即广东广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得支付牌照,该企业为国企,且申请的是经营范围为省内的预付卡。牌照审批收紧迹象非常明显,申请支付牌照难度很大,基本已经处于关闭状态。

参考美团怎么被苹果下架。

消费品类方面:

1 虚拟类商品更加强势
比起传统PC端网游道具收费的模式,PC端网游正在建立新的消费模式,以LOL皮肤和守望先锋198买断制,提高进入门槛有利于建立更加良好的游戏氛围和提高留存率。(你们不要歧视小学生好嘛)
其中移动端虚拟消费正在建立全新的低成本销售渠道,以常见的包月会员和首充为例,已成为广大移动端游戏的标配。

2 女人和小孩的钱依然很好赚。
主要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对教育的重视。以美丽说、蘑菇街、聚美优品等等淘宝倒流或自营的女性电商正赚的不亦乐乎。
而成为一片红海的在线教育也依然在吸引更多的大鳄进入。

猿辅导公司宣布已获得来自腾讯的4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土豪们从来都不差钱,这里的土豪不仅指的是腾讯这类互联网大鳄,而且包括舍得为孩子花钱的家长,收费昂贵的线下教育培训已成为诸多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必不可少的环节。二叔在长期的线下教育过程中,不止一次碰到过在此环节上一掷千金的家长。

3 老人的钱已经被盯上。
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养老社区等形式,国内泰康等公司均已进入该领域。

4 衣装方面,90后正在打造新的消费模式。
个性化小众品牌正在小规模攻占市场。

在深入研究亚洲消费者行为后,品牌发现随着年轻消费者对西方文化越来越了解,音乐和艺术在他们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越多越多消费者会寻求更有个性的事物。——Kevin Bailey

共享经济的衣装(衣二三,跳色衣橱等)尚不明朗,在目前看来,衣服方面的共享经济尚不能成为主流,有钱人不缺买衣服的钱,没钱人不愿意花钱租衣服。

5 食物方面,对于质量,品牌,传统的问题更加重视。
质量和品牌很容易理解,参考舌尖上的中国对西贝莜面的助力以及饿了么被多次曝光。
传统这方面,不同区域间的特色美食也正在寻求网络流通方式,以前只能在当地吃到的东西正在借助互联网和物流在更大范围内流转,而且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参考青团这种传统南方食物在特定节气在北方也受到网购一族的采购。

6 住宅方面,一线城市依旧很火,二三线城市有下滑趋势。
第一句话不用说,第二句话是个大命题,二叔只抛个砖。

2015年12月2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敲定2016年经济工作的5项主要任务。在连续两年未提有关房地产调控的内容后,“稳定房市”重新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关键字眼,其中去库存更是成为五大任务之一,单独成段论述,而农民工进城买房,再一次被提到了化解房地产库存的政治高度。

这明显又是要农民工来背锅…

7 出行方面,共享经济下的交通正在改变传统出租车行业
不赘述,uber、滴滴、易到、神舟正在捉对厮杀,我只希望撕的更狠一点。科科。

消费模式方面:
1 团购模式正在式微。
前几年如火如荼的团购已经正在进入低潮期,在经历过百团大战和美团合并大众点评之后,由于团购商业模式和资本寒冬的来临,团购模式也陷入是否要大额补贴的悖论。

2 外卖主要靠补贴。
竞争者的增多并未形成顾客忠诚度。在最新的数据中,美团、百度和饿了么三家中,没有一家在任何一项指标上领先。

3 垂直电商的没落
以凡客为代表的垂直电商把握不住质量这条红线,反而成就了京东等综合类商城。这一方面由于队友在运营方面的不给力(可参考《往事不如烟:互联网陈年旧史》在凡客部分的详述),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一站式购物有着天然的需求,参考天猫和京东百度等先后推出超市服务。

大多数垂直电商与综合电商相比经营的商品毫无差别,甚至由于物流体系的缺陷提供的服务反倒不如京东等电商平台,而所谓的垂直只是做到了表面货品的垂直,运营并不专业,很难形成护城河,反而落入了价格竞争的怪圈,毛利率持续走低。



4 信贷消费的崛起

2016年,“618”当天前8分钟,京东白条交易额破亿。截至当天上午6点,白条交易额就已经超过了去年“618”全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传统的信贷消费带来了第二春,花呗和白条等方式成为不同层次消费者群体的消费首选。


5 版权意识的增强
这一点在 @magasa 的回答中已经说明的很清楚,不再赘述。

6 灰色领域的消费浮上水面
你们可别理解错了,这里的灰色领域指的是之前没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和认可的领域,随手抛个砖。
硅胶娃娃“买家秀”:58岁男人迎来"生命第二春"(18)

有空再写。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直到去年,我还坚信内容收费是不可能规模化的,广告仍是内容变现的几乎唯一通道。


然后被市场教育了。

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原住民了,有一点点悲伤。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盗版越来越少了,以前玩单机游戏,三大妈游侠各路飞起。你还买正版484傻?

现在好多人都上steam买正版单机游戏。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最近呆在广东的一个小县城,说一下自己的见闻。商场里面衣服越来越不好卖了,我看到的基本上店里面只有导购,但是吃饭的店人特别多,餐饮行业和服装实体零售对比特别明显,毕竟衣服可以网购,饭外卖的话还是缺少那种氛围。

另一个是支付方式的改变,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真的太方便了,连小县城卖西瓜的水果摊,小便利店都支持扫码支付,可见一斑。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九年义务教育从花钱到免费到疯了一样的课外辅导。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网上听音乐要钱了…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青少年的装逼方式从火麒麟到买断制游戏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么多人讲内容,我来讲出行的消费吧。

1、10-20年前,全国人民的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车和公共汽车


2、如今,自行车基本成为完全的健身手段,出行依靠:私家车+打车服务+地铁+公共汽车。几大驱动如下:
  • 中国的新车销售量超过2000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要买车。
  • 用车服务的共享经济席卷全球,中国作为市场最大和资本第二大的市场,毫无疑问也是“重灾区”。用钱开路,全国人民一起用专车和用软件打车。
  • 遍布全国的地铁建设潮,到2015年有37个城市获发改委批准建设地铁,其中北京和上海地铁里程居全球前二,2020年我国约50个城市开通地铁。



3、未来10-20年的预测,电动车和出行共享经济或许进一步改变我们的出行生活及消费方式。买车这一历经上百年的消费行为,或许被彻底改变。用车与买车或将彻底分离。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何明科的主页

平安普惠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暗中观察完各位知友的头脑风暴,不少回答可真谓“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都懂得”,当下时代的新景象和新趋势,居然都被大家默默发现了!看得平安普惠是手指痒痒,忍不住在此贡献一枚答数。
———————————————— 花钱买来的分割线 —————————————————
说到消费习惯的改变,除了很多知友提及的支付方式之外,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支付所用的资金来源也发生了改变?
以前,我们常常会从长辈那里听到诸如“钱是省出来的”、“有多少钱就过怎样的生活”的教导,蕴含着中国传统生活智慧的储蓄观念以心口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不仅告诫我们要踏实、沉稳地过日子,也告诉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收入能力下尽可能地对支出进行合理分配。这种朴素的理财与消费观念在一定语境下,其实不无道理。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不断提升,消费领域也逐渐从普通的生活物质消费向精神性追求过渡。对消费对象更具开放性、包容性的接纳观念,以及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让贷款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或者说,贷款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内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
和发生在正常条件下的传统消费方式不同,以“超前消费”为象征的贷款,能够弥补人们目前收入所得和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这种不匹配,更多时候并非指消费者购买能力远远小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而是在时间线上两者难以找到一个绝妙的契合点。通过提前预支的方式,消费者可以把原本集中于某个时间节点上的金钱压力分摊到延续时间较长的还款期内,用分期的形式使消费需求和个人收入水平达到平衡状态。
相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16年末,我国消费贷款余额大约为5.4万亿元左右,消费金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4%。其实早在200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就开始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期间消费信贷规模一直处于扩张态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某机构的权威发布显示,高达43%的受访者愿意通过借钱或贷款来满足消费欲望,超过70%的受访者考虑申请金额机构的无抵押贷款,远远超过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的人群比例。另一项针对都市年轻人的调查则显示,57%的受访者“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担忧”。此外,一份更加能够体现现实情况的调研表明,在2016年期间,69.55%的消费者在2016年的借贷次数为1~5次,14.73%的消费者借贷次数在5次以上(不含5次),从未发生过借贷的消费者仅占15.72%。可见,贷款消费的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年轻一代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当然,消费金融不是只属于消费者的潮流,为消费者提供贷款支持的相关金融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除了不少传统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凭借自身在客群、征信、资金成本上的天然优势加入市场竞争外,一些民间资本支持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平台,因其较低的准入门槛、较快的放款速度,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同时,我们发现,各类涉及消费金融业务的平台正逐渐趋于互联网化,只需在线上即可完成一系列申请、审核、放款等步骤。消费者贷款需求的增长,刺激了消费金融行业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而消费金融平台的不断完善、成熟,也将促进消费金融普及更大范围人群。
最后想说的是,消费需要理性,贷款也需理性。虽然名曰“超前消费”,但在预支之前应当合理评估自身还款能力,避免未能按时还款引发后续性忧虑,并且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当下消费金融成为新兴事物登上时代舞台、80后90后年轻人开始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尽管曾经出现不少担忧的声音,但很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年青一代思想素质的提高、对消费贷款了解认知愈来愈深入,信用问题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重视,越来越多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维护征信记录。而这必然将推动资本的良性循环,让消费金融背后真正的价值得以凸显。
希望未来,贷款消费不再是人们眼中沉重、不可轻易触碰的包袱,而是成为当我们离生活得更好只差一点点的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二条路……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越来越多人为情怀买单。

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以学生时代爱情故事为背景的电影,锤子手机,魔兽电影。

台湾的小吃街夜市火了,结果全国各地旅游地都涌现类似的小吃夜市,吃的也都是一样的铁板鱿鱼,烧烤,甜品小吃。。。
还有冲中老年人的情怀,比如那些军帽,毛主席徽章,在风景区到处可见,有些还卖的死贵。。。。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齐美尔认为时尚消费是从众性(示同)与区分性(示异)的结合体,人们借助时尚消费来达到表现自己与所认同的阶层的一致性,并显示出与其他阶层的差异性的目的。时尚的从众性的产生源于现代人对一定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现代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现在谁特么还着急惶惶没有新噱头就敢开店卖东西了,老家小县城的服装店都得请设计师了,老豆卖个羊奶还搞微信关注返利呢~可气小小面馆10来元吃饱的也得装修卡座WiFi空调了!
315也别特么打假了一年一回的没得叼用~是真的你就买?美的电饭煲特价亏本销售了欧普9.9包邮小筒灯要吗?就买七匹狼劲霸夹克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特步啦?他们要出国买买买马桶盖买自主品牌小众设计师买有逼格买个性⋯⋯便宜的嫌low贵的买不起你敢说logo他们就敢说你土鳖⋯⋯以往过年就刚需添几件如衣服鞋子的现在没这事儿了好吗都是逛街逛高兴了心血来潮添置的真的差了的话就MUJI了刷刷淘宝找找原单看直播学网红就差自己拿剪刀DIY了,,哈哈哈~笑cry!

大城市?服装店啥样了?


sorry啊,已经不是这样的了好吗!哦,no!很多绿植摆设~贴个看得过去的:




哦,我手里那些看不下去的恶俗的抄的那些案例~为了保护大家眼睛算了吧!
至于更多的城市不分线别包括旅游城市的⋯⋯

店铺基本都在装古朴民宿讲小众针眼对线路上渐行渐远了--
下图客户回传大雨冲街丽江古城的店


里面全是烂布片棉麻纱长衫飘逸风~店主冷漠你爱买不买不买就是不懂怀深土包子速滚~

照明设计的活也倒是好接了,就是太费事儿普及知识和难以沟通审美⋯⋯从火零线讲到洗墙环境光重点光讲到暗示指引增值视觉营销,麻蛋,买的少劳资还不干啦啦!
伤心!换餐饮店吧!下图只是个成都的烤肉馆的一稿模拟成像~老板真折腾死我了~就吃个饭逼事儿多滴~最后说这个好是好就是没有“丛林感”⋯⋯对不起,我想说:滚~


这就是现在发生的消费变化⋯⋯我当然没说全~
发一个我最近的照明设计新活吧,反正现在的趋势不就是
书店装成咖啡馆卖衣服吗?









原文:http://mp.weixin.qq.com/s/JUv_K3eY31YBG-dWf-8Gaw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大概二十年前,出租车刚刚兴起,出门打出租成了一种轻微的奢侈和享受。那时候的出租车就两种车型——桑塔纳和夏利。大人们还研究拦车要拦桑塔纳的。车好。记得那时候夏利起步价6块,桑塔纳起步价8块。

这才过去二十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摒弃出租车而养成了使用滴滴、uber、神州等叫车软件的习惯。部分二线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再这么作死下去,迟早退出历史舞台。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从前:花钱买东西。

现在:
【花钱买体验】
正版游戏,装修搏出位的餐厅,挤死人的迪士尼,更多的出国旅行,更普及的话剧,音乐会,甚至包括电影。人们纷纷排着队去购买,不是为了拥有实物,只是为了拥有一个时段内的特别体验。

【花钱买时间】
滴滴优步,神州易道自不必说。这里想说的是另外几件事。
一是餐饮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是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工作开火做饭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而在外就餐或者外卖,都可以节省出来买菜,烹饪,洗碗的时间。一线城市白领加班严重,自己的时间有限,因此对餐饮业的依赖远超过去。
二是版权的购买,也和时间有关。购买视频网站会员的朋友们,很多是为了省去广告时间,这是一种买时间的行为。另一部分人买会员是为了高清片源,其实只要肯花时间,片源在网上也搜得到。买了会员,一个月只要20几块 钱就可以买到四处搜罗高清资源的时间。
正版游戏也是这个原理。与过去相比,现在正版价格可接受,而找盗版越来越麻烦,还要承担病毒木马的风险,游戏突然不能玩的风险,因此很多人购买正版其实是时间金钱综合成本最低的选择。
呼吁一下,如果Adobe和Office的定价再低点,我会懒得找破解版的。

【花钱买情bi怀ge】
70后饭吧,雕爷牛腩。无印良品优衣库,北欧宜家性冷淡。这些品牌大行其道,一部分原因是其代表的逼格,或鼓吹的情怀。无论商品还是体验,人们更愿意为其宣扬的价值观付费了。
这也是某锤某加手机能够赢得第一批粉的原因。

【花钱买阶层】
记得看过某位大神的答案,大意是说奢侈品就是为低层次人准备的接近上层社会的幻想。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化程度低,这样的机会很少。高层的食品日用品是特殊供应的,底层人对上层人的生活只能YY。这才有了“农民认为皇帝一定顿顿吃红烧肉”的笑话。
而现在,老百姓如果肯咬咬牙,外滩的酒店还是可以住一晚的,LV的logo也是可以挎在身上的。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体验,更是短暂实现“接近上流社会”的梦想。
不仅如此,想通过花钱认识跨阶层的朋友也是有希望的。比如高尔夫会所,头等舱候机室,甚至学区房。对于一些人,这些钱会很值得。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