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罗辑思维「得到」App 推出的付费专栏订阅 199 元一年?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如何看待罗辑思维「得到」App 推出的付费专栏订阅 199 元一年?

仅仅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相关问题:
如何评价罗辑思维出品的 app:得到?
已邀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别人付出劳动,接受服务的人收钱。
你捏脚时,一个小时200块,
你洗车时,十几分钟50块,
你大保健时,你去东莞时……你享受任何服务时,
你都不会有应不应该付费的疑问。
唯独在看别人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时,
这反倒成为了讨论的话题,这让我觉得很崩溃……
仿佛这些老师,写的东西只要收一毛钱,就满身铜臭味一样……
200块钱一年,万维刚老师连美国大学的物理学家都不当了,专职为大家写东西,并且这些东西如果他不全职来写,压根就不会有。
觉得内容不好或者不合适,这是个人爱好和品味问题,
觉得应不应该为内容付费,这就是智商问题了。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判断价格是否合理,最好的方式是,如果作者的文章换成书出版,读者要花多少钱买呢?

结论是:「得到」的读者并没有花更多钱,但作者赚了更多,是非常多。

注意这里只讨论为内容付费,其他的体验和服务都不考虑在内。

以万维刚为例,如果他这些文字换成书来卖呢?他每天都写,每天字数按平均 1500 字算。一年 547,500 字,分开出版 4 本书。他现在一本书卖 40 元。那么读者需要支付 160 元来买书。稍微比年付 199 元便宜一些。

再说作者的受益,仍以万维刚为例,他现在订户:47463,那么年收入:9,445,137。然后假设「得到」与作者按三七来分。他最后的受益:9,445,137*0.7=6,611,595.9,也就是 660 万。

如果他这些文字换成书来卖呢?出版 4 本书。一本书卖 40 元,版税分成按 10% 计算,一本赚 4 元。 假设还是和订户数量一样的人来支持作者。那么他卖四本书赚:759,408(元)。

76 万和 660 万,收益的差异非常大。

即使出版社给作者版税乘以二到 20%(这是超级作者才能拿的版税),或者「得到」再多分些分成。都不会影响「得到」模式比出版模式多更多的情况。

所以,作者更赚钱了,读者并没有花更多钱。那作者是赚了谁的钱呢?这才是我们最该思考的问题吧。

再说说内容付费。

罗辑思维是知识付费的先锋,我希望他们赚钱。把付费的模式给尝试成熟,对内容生产者是利好。就像早期的商业片一样,有了《英雄》,之后才可能有更多名利双收的电影。无论是类型片《泰囧》还是艺术片《路边野餐》。

得到里的作者,例如万维刚、何帆和王烁三位老师,都是我觉得勤奋且对自己有要求的作者。他们能挖掘出书籍里的重点,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背景去解读。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其实需要这样的「解释者」。

其实何帆之前在 FT 中文网的专栏也是一样的类型的文章,不同的是 FT 给他稿酬,读者免费读,媒体收广告费和品牌效益。「得到」是读者给钱,作者和平台分成。直接给作者付费,其实是最简单和干净的商业模式。

但「得到」也有很水的作者。内容就是这样,你还是得做判断。小到判断作者,大到判断承载作者的媒体和平台。都是可以选的。所以「得到」的模式如果成熟,也会有更多类型和风格的平台出现吧。对读者和内容创造者来说,都是好事。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先不讨论199元这个价格的问题,说一下为什么我看好得到的这种课程模式。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书一直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每个人对知识都有需求,所以买书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正常的消费,但在现在这个科技时代,书这种形式是否还能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知识电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获取知识。



现在主要的知识载体『书』存在的问题:

1、阻碍学习,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书』已经不是最好的知识载体了,对大部分人来说,书的长篇幅,给人压力,让很多人选择不读或粗读。
2、体验差,书本的核心的知识点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梳理,效率低,有难度,很多人看完一遍之后可能也只是一只半解,需要通读几遍才能有所收获
3、阻碍创作,对创作者而言,书籍写作、出版的低收益、高门槛阻挡了很多能产生有价值的知识的人
4、阻碍传播,对小众的知识,读者群分散,书籍难以推广销售

日课的模式解决了那些问题:

1、 降低学习压力,书本当然还是记录系统性知识的最好方式,但看书已经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了 ,日课模式拆分知识点,让你小步快跑去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将书本的知识经过二次的人工拆分总结,借助别人的思考提高自己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3、降低学习门槛,音频这种知识载体,进一步降低了学习门槛,听比看更简单,同时能一心二用,听的同时可以做别的事情,弹幕在A站、B站火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看的时候同时可以看到更多的评论信息。

对于三种主要知识载体的学习效率,视频>音频>文字,未来通过音频、视频学习会更普及


书本当然还是记录系统性知识的最好方式,但已经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方式了,区别于过去的学习方式,未来人不再记录知识本身,而是记录一个知识的索引,等你用到那些知识的时候,再去深度学习,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将是我们学习记忆上进化的方向。


QQ空间上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就是中国人不读书了,肤浅,素质低,哀鸿遍野,各种妄自菲薄的评论。这种观点我是非常不认同的。

1、看新闻,看网文、看博客,看微博、刷朋友圈、看电子书,跟看书一样都是学习,都是在吸收知识,了解信息,不代表看手机就是在玩,看书的格调就更高,用手机学习一种更进步、更高效、符合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不要因为思想落伍的人的抱怨就自我贬低,他们其实也没错,他们只是墨守成规,理解不了这个时代了。

2、另外,配图中看报纸看书,是因为地铁里没信号或者是前几年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原因吧,手机里可以看到所有的新闻和书,我们真的需要在车上去看既不方便内容也少的报纸和书吗?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青山讲商机,感谢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很讨厌罗胖这个人,但却很喜欢[得到]这个产品。

1、首先大家都在谈[得到]里的专栏内容到底值不值得199元。其实在[得到]花199花订阅一个专栏,并不只是订阅了一个专栏,你已订阅专栏的文章是有5个名额可以微信分享给其他人看的,有一个潜在的社交属性在里面,且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属性,这个先不聊。也就是说,如果我有几个朋友,我们同时订阅了不同的专栏,互相分享着看,等于花199元订阅5个专栏,其实是40块钱一年每个专栏。

2、5个微信分享名额,还不只是分摊订阅费这么简单,这是我最认可[得到]的地方,也是罗振宇牛b的地方,它潜在的社交属性。像我业余时间要健身、学英语、读书、追剧、跟朋友浪,能花在手机阅读的时间很少,所以平常就看看订阅的rss以及知乎日报等我筛选出来觉得值得花时间的内容。[得到]里大牛不少,很多优秀的知识我都不想错过,但时间有限呐,更主要是知识到底好不好我不确定,因为是门外汉,像《雪枫音乐会》我特别想订阅了提升下自己古典音乐的知识,可我不懂他到底好不好,我都不认识这位老师。但我了解《槽边往事》,我看和菜头的博客很多年了,我懂他的好,跟冯唐一样好的文采。既然是每周更新,内容肯定参差不齐,可和菜头的文章我读的多,能从中辨别优劣。如果我能认识一个懂古典音乐的朋友,他能辨别《雪枫音乐会》的参差。那可就妙不可言了,这周我订阅的专栏内容优质,我就分享给他;下周我订阅的专栏内容不好,就能告诉他不需要读,浪费时间。同理,他订阅的古典音乐专栏,他觉得适合我的就分享给我,觉得内容差的就pass掉,相当于筛选了一遍。这个筛选的过程既能节约时间,关键是这样的社交多有趣,分享看完就能顺带聊会儿其内容,这样的讨论想想就有趣。[得到]不止提供知识,通过你订阅的专栏能延伸出高质量有意思的社交,这样的社交方式太有趣了。

3、「得到」的里专栏的定价与知乎「live」有非常明显区别,得到的专栏是作者与订阅者两者之间的关系,订阅者直接向专栏作者付费,专栏作者提供内容。所以无论订阅者人数有多少,跟价格没太大关系,专栏的内容跟订阅人数无关,不存在因为订阅的人数多就影响专栏质量,要降价,订阅人数少就涨价,这是知乎「live」的定价方式,因为知乎「live」的内容是主讲人、参与者们一起互动,是人跟人群之间互动产生的内容,如果一个「live」人数超过500人,定价就不可能订高了,至于报名人数超过1000的「live」价格跟价值真的很难考量了,不止要主讲人的内容好,还要考验主讲人主持一场live的能力,否则被问题淹没了。
我在知乎报名了 @Arjuna 的live,还未开讲,我只是猎奇,想着如果他能以最接近古音的声音朗诵一首诗经,他满足了我的要求。如果一场live能提供如此好的内容,100元一场也不贵。

4、知识到底值多少钱?很难讲明白的。我喜欢和菜头的文字,一年199我觉得太值得了,武汉欢乐谷一张门票都得200,能花199元让和菜头每周更新一篇文章,简直太划算了,这样的知识只要价格不是贵的离谱,我都能接受,因为内容我能预估,我知道我会享受。可是上次知乎李笑来的那个《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的live,1块钱,我都不愿意花,因为对我来说这个标题看着就烦,这要花1块钱去听一个小时,肯定是添堵,这样的知识,1分钱我都不愿意花。不是因为李笑来的live讲的差,而是我能预估我不喜欢,看了难受,所以不看即可。

5、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得到]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一个APP,它是面向对这些专栏作者感兴趣的人。如果不是我喜欢和菜头的文章,下载[得到]无非三天,就肯定删。如果目前的专栏作者没你感兴趣的,那你肯定是路人。如果未来有你喜欢的人开专栏了,你可能订阅。[得到]是一件商品,并不是一件必需品,你喜欢,你会买。至于单纯对[知识]感兴趣,只是单纯想通过其来提升自己,那没必要,浪费钱,不如自己读书以及其他的方式获得。想通过《五分钟商学院》变成商业精英走上身上巅峰,这是做梦。如果你喜欢刘润,那你可以订阅这个专栏,利用碎片时间读一读其文章,挑着好的给朋友分享一下,有趣,比发红包有意思多了。

6、如果李延隆老师在[得到]开个专栏讲英语,别说199,1999一年我都毫不犹豫。

7、不早了,先写这么多,[得到]是建立在社交的基础上的阅读。我喜欢和菜头的文字,能辨别优劣,如果有其他专栏订阅者也自认为能辨别其优劣的,私信撩一下,咱们兴许高质量社交呢,最差也分摊下专栏费嘛,期待。(未订阅专栏的朋友请勿扰)
目前15个专栏,唯独我订阅的《槽边往事》订阅人数成倍的差距低于其他专栏,物以稀为贵啊朋友,快让咱们社交起来。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答题:
1. 罗收费,是罗的事情。
2. 值不值这个钱,值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事情。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看了几个答案都在讨论价格,内容,模式,忘了一点:时间。

如果你从不读书,也没时间读,那不用关注这个问题了。

如果你有大把的时间读书,那么没必要付这个费了。好书多了去了,比罗胖万维钢菜头们大的咖也多了去了,你倒是读啊。

如果你很想读书又没有时间,那么不妨考虑一下。

罗胖卖的不是观点,卖的是时间。

请对号入座





靠谱的阿星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为什么我坚持认为“得到”的知识付费是大忽悠!
文|李星(公众号:靠谱的阿星)
1.知识付费怎么成冲动式消费了?这不科学啊!
知识付费越来越流行,反正199元也不多,微信支付这么方便,也不会心疼。在下单之前,请先考虑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这个人写的文章、写的书,有没有去认真看?连他的公众号的推文你也不读,抢着去付费,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给这个人付钱,是你对他发自内心的认同,还是别人说他牛、别人买你也跟着买?中国人喜欢相互吹捧站台,水分很大!“得到”App用名人的微信语音做背书,是一种销售技巧。
能不能获得超额回报?每一次付费就是对自己的成长的一次投资,如果投错了,浪费的不只是钱,还有接下来,不学觉得可惜的时间成本。
我在《吴伯凡的自媒体,与罗振宇的得到》一文中,揭露“得到”付费订阅专栏大多数内容与公众号重叠,并非针对付费用户的订制化内容,是抢了公众号“不运营”的漏,得到了一些腾讯员工的认同和转发!我相信,只要是自媒体,他们为了实现内容边际成本的最小化,会想尽办法扩大传播面,以获取更多粉丝。
如果你认识“得到”中的大V,捧个场,充个量,相当于请客吃饭,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
知识付费,一定要让人记住你是谁、你的需求是什么,才有意义。“得到”App的模式是“1对多”的培训,单一的内容面向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受众,用户付了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对那些大V来说,你这区区199元,还不及他高额的出场费和讲课费的百分之一,不会对你给予朋友一样的重视。
讲真,这种严肃内容还有人愿意看,作者应对用户心存感念,怎么还收费来了?这种“装逼经济”,用我们湖北话讲叫,“得了便宜还卖乖咧”!
知识付费的本质是增加社交连接的深度,这点和很多职业经理人花几十万去读MBA是一样的逻辑,要不你还真当是去学知识的?“实干出真知”,商学院的教授博士们都没创过业,怎么可能教你怎么成功创业,混圈子,找到生意伙伴才是目的!
所以,没有社交关系做基础支撑的知识付费,是虚火、伪命题!从这个角度讲,“得到”App的性价比,还不如微信社群培训,以及“在行”的个性化咨询。
请自觉用能不能成为订阅者的朋友,作为是否值得付费的唯一标准!
2.“得到”付费专栏,是富人对穷屌丝的精神压榨
我不是说这些得到专栏的内容不值那199块,我要讨论的是,得到平台把自媒体的文章当做产品卖,并且制造“哄抢”效益,进行一本万利的销售,这个模式健不健康? 值不值质疑?
得到App的付费用户肯定不是土豪或者富二代,是从罗辑思维以及各个领域的头部自媒体中转化来的,主流是罗辑思维的粉丝群体,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学生、白领群体。
有的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网上找干货,渴望老司机带一把;有的是北上广深的年轻白领,平时忙着上班、看书又提不起劲,看毛片又有负罪感,罗辑思维这种接地气的说书、讲故事、还有商业传奇,此前在很多网站可以随手找到,养成了习惯,现在去得到付费也得看,这 “上进心”令人感动!
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容易成为罗辑思维的目标客户:迷茫,找不到方向,对未知很敏感;焦虑,不知道干什么,也闲不下来。想通过学习找一个突破口,又难以忍受学习的刻苦训练。罗辑思维抓住了这个市场缺口,把专业知识翻译成科普,给用户一大堆别人消化过的结论,还请来一堆(从来没听说过的)专家,一个专栏收199元!
我说过,“每一个懒癌的世界里都住着一个罗振宇”,懒怎么可能学得会,还学得这么杂,罗辑思维和得到又不是正经培训机构,不负责学习计划、不编写教材、不负责培训效果考核,这一点上还不如混沌商学院成体系。说到底,得到用户只是买个心安。
罗辑思维及得到就是穷屌丝的精神鸦片。就像直播打赏,越是穷乡僻壤的四五线城市的草根,以及辛苦操劳的打工者,越是给美女重金打赏,让美女念自己的ID,实在太刺激了,说到底是自卑,买了单就好分享朋友圈,刷存在感了!
3.作为“忽悠大师”的罗振宇
什么是忽悠?我干过多年销售,见过很多会忽悠的人,但与罗振宇相比,都不能称之为“大师”。
他有“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扭曲力,有把不值钱的东西包装的特别值钱的营销水平,也有把简单的东西整得特别高大上的造概念天赋,还能利用其传播学专业所长,不断给用户重复洗脑,让人一头雾水,最后竟然稀里糊涂买单了,就像《卖拐》里的赵本山把范伟整成残疾那样。
网友的记性不好,举个新近的例子,罗振宇在2016年《时间的朋友》中讲第一只黑天鹅“时间的战场”时,讲他创造的“国民总时间”的概念,认为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稀缺,好的生意要帮别人省时间,视频要做成短视频、文章也不用写那么长,节约用户的时间。我深以为然啊!结果这几天他就和罗永浩策划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长谈》,4月9日优酷首页头条打着“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访问”,理由是“让我把话说完”。
去年同期,罗振宇投资papi酱刷屏,还亲自操办了一个他称之为“中国新媒体史上的地标性事件”的papi酱招标会。丽人丽妆以2200万竞标papi酱第一条贴片广告,这个丽人丽妆老板在2015年的《时间的朋友》演讲中就出现过。通过一系列戏剧化的操作,实现了一大波媒体刷屏,罗辑思维粉丝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的跳跃。下半年,罗辑思维CEO说投资papi酱是他们耻辱,并宣布他们已经撤资了。
互联网有个毛病,你所说的东西,会一直留在网上,忽悠能力再强,只要稍加比较就能发现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但,罗振宇怎么说都是对的,都特别有理,他并不会为他所说的而承担后果,他炒作的吃相非常难看,什么活动都拨高到“人类史上第一”,就当吉尼斯是自家开的。什么《时间的朋友》要办20年,真当自己会红20年了,以为自己是刘德华,把“定位”的噱头玩得炉火纯青!
很多人佩服罗胖渊博的学识,自视看书很多的我也一度感概,妈蛋,怎么他知道的,我都不知道!
2015年罗辑思维主推凯文·凯利的《必然》,罗振宇写读书笔记吊足粉丝胃口。2016年推销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跨年演讲时又主打其新书《未来简史》,看完你就知道时间和人类历史了!阿星认为,罗振宇吹捧这些热衷来华走穴的“洋忽悠”们,并不是这么人在西方世界地位有多高,而是罗振宇在打“信息差”!西方那么多思想深刻的哲学家,罗振宇怎么不讲康德呢?中国这么多好书,《道德经》他怎么就不做节目推荐呢?
罗振宇很聪明,他要讲真正深刻的大学问家,就有专业人士挑错了,那不就露馅了。就像研究生论文答辩一样,你要研究一个大家,一大堆老师过来挑错,你很难通过;你要是论文写的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小众人物,最好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任你瞎吹,也可以过,一个道理!
罗辑思维还大肆宣扬一些不明觉厉的概念,比如“递弱代偿”之类,把正常的人脑袋搅晕,再用他看到的理论体系进行开导,瞬间让你觉得遇到人生导师了。去年下半年,罗辑思维又开始吹“人工智能”(现在一些不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最喜欢吹的概念就是AI),技术大牛讲了我们也不懂,只能听这帮二道贩子扯淡,罗振宇只需要把人们对“人工智能”未知的恐惧传播出去就行了,比如机器人将取代哪些岗位等等。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有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蛤蟆精王道灵兜售灵丹妙药的窍门,是给井水投毒,百姓抢购王道长的神药,硬是让老实给人看病的许仙大夫差点关门。
4.城市套路深,我们......
爱学习,努力提升是好事!但别不把自己的钱不当钱,在供养有钱的自媒体大V之前,想想你挣这个钱,有多不容易!罗辑思维和得到App的话语权确实彪悍,但我也有反感他们的自由!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沦为别人的跑马场!
本文作者:李星,策划人,科技自媒体,靠谱的互联网观察者,欢迎添加私人微信号/QQ号:1598145405,公众号:靠谱的阿星,备注“姓名-公司-职务”直接勾搭!
http://weixin.qq.com/r/ykSGnl7ENwNIrRr99xHY (二维码自动识别)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如何利用得到专栏资源?
抓取得到专栏千篇文章以及其他资源,以不一样的视角为你讲述。
一、前言
1.反编译dedap.apk,找到最关键signature的加密方式
2.抓取专栏的文章,自动上传到服务器
3.搭建网站,在线浏览文章音频和评论
4.批量多次连续重复阅读,整理思绪

图1-1 dedao.apk反编译目录


图1-2 得到专栏文章
二、专栏文章音频与评论


图2-1 网页筛选
编写网页,将专栏文章以时间或作者的方式进行查询,可以快速的阅读一天或者一个作者的全部文章。
每日阅读当天的文章,回顾前两天的文章,今日事今日毕。并且根据作者快速回顾其发表的专栏文章,发现其中的关联。


图2-2 笑来的专栏文章目录
定期找一个时间,连续将一个作者的文章全部浏览,往复翻阅,这个时候这些文章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观点,而很多是相互关联着的,互相补充又互相排斥。比如李笑来每周一个观点,由于其团队准备很充分,容易让人觉得有道理,顺着他的观点去思考,掉入他挖好的坑。
但是一次纵观所有文章,将十几个观点联系起来,发现这个坑漏洞百出,会有种被玩弄的感觉。


2-3 专栏文章页面
专栏文章页面与得到app页面布局基本一致,体验上也相近,在电脑端观看效率更高。
另外,更换音频播放,可以拖动和调节音量,从而跳过音频中无用与啰嗦的部分。每天读完所有专栏,快速回顾思考。
三、评论


3-1 11.27日和菜头评论区
在网页上加上实时评论,按照点赞数量排序,评论作为文章内容的补充,有一定价值,但是评论中有很多五毛就非常讨厌了,得到用这种方式洗脑让人厌烦。
将热门评论收集,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


3-2 得到专栏评论点赞排序
将点赞排序后快速浏览一些不错的评论
迄今为止最高赞为3700赞,是李笑来专栏开通时候罗振宇发来的祝贺;和菜头评论下有个叫和菜头的人抢到了98%的沙发;李笑来基本不回答评论而是在后三天回答,十分狡猾...
最有意思的是总有一批人都一本正经的评论专栏多么多么有用,给他们多少多少的改变,得到这种洗脑方式真让人厌恶。幕后人员灌水做这个也是够有耐力了。
四、金句


图4-1 得到金句
获取千条得到金句,顺序浏览,喜欢的进行点赞,并可根据点赞数量排序,这里一句话可以快速的总结和回忆起之前书中看到的某一段或者某一章,对知识的整理有些用处。
当按照以上的方式进行阅读的时候,另一种视角便产生了,不再像个读者那样给你什么看什么,而是更有选择权。
当你换个视角,反复看这些文章,且只看文章排除用户评价干扰的时候,套路自会浮现。
现在感叹,这帮专栏作者真的是越来越没货了
万维刚都将一章拆成上中下
吴军都穿插讲美学和艺术了
李笑来每周一个理论都重复
和菜头隔三差五才出一篇文
樊登照搬自己读书会的内容
。。。
各个专栏互相抄袭,互相吹捧又互相竞争,总抱怨订阅用户没耐力,不坚持学习,可就那品质持续下降的内容能保持用户高活性?更有趣的事情是专栏间的观点还有冲突,互相打脸。
总想着让用户分享朋友圈增加知名度,写评论增加活跃度,将分享次数增加等,可内容越来越拿不出手。
1.订阅专栏有什么收获吗?
拿李笑来为例,李笑来一年提出50个左右的观念,去除重复,也就是30多个,刚好够他一本书的量,以后(或许现在已经在做了),他将这些内容编辑一本书,定价30多元。所以你花199和一年时间获得的就是提前阅读一本未出版有漏洞没法自圆其说的书籍罢了。
2.学习一年会有变厉害吗?
肯定会有人变厉害,但这些人本来就该厉害,一个十万人订阅的专栏出现几个厉害的人也不奇怪,这和成功学教会的模式一样,只要有一个专栏用户成功,以他的名义可以召集上千人,但你还是你。
总:读专栏可能比读微博更能获得心理满足,2985元可以买来成长的感觉,仅此而已。这更像是传销,传销的不再是“安利”,而是“道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是黑“得到”的,那就是黑“得到”的。为什么黑?可能就是“得到”这个名字,因为你什么都得不到。

诏曰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最近几年知识付费非常火爆,从逻辑思维到得到APP到樊登读书会等等。可是当你订阅后,会发现要学的东西好多呀,即便你非常努力的学习,可是当你听了一段时间后,你也会发现这些知识都是琐碎的,不成体系的。而这些其实都是别人思考的产物,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
感谢拾遗给我们一下的这篇文章,句句戳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下文转自公众号:拾遗 】《罗振宇的骗局》
1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

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了“在行”,“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2

刘刚这两年很焦虑。

打开电视,看到别人英语流利如老外,他坐不住了,下了一个英语APP,走路、做饭都戴着耳机练习听读。

打开公号,读到《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学习的人》,他坐不住了,赶紧买回一摞书。

刷刷知乎,他又一声惊叹:“这个人的回答好专业好高深,我差太远了,不行,我得订他专栏。”

我问刘刚:“你干嘛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啊?”

刘刚一下说了三个原因:

“时代变化太快,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够用。”
“别人懂的东西自己不懂,怕落后于他人。”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害怕自己被社会淘汰。”

刘刚的三个担心,其实极具普遍性。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样患上了知识焦虑症。

一天不求知,心里就不安。

何为知识焦虑症?

就是我们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和新的认知迭代始终有一种匮乏感,因为担心自己知识匮乏而落后于社会和他人,从而产生了一种心理恐惧。

“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紧这个时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


3

但是学习又学什么呢?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分钟产生的信息量超过古时一千年。

刘刚说:“我不知道怎么筛选有用的知识。”

这也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时间已成为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

刘刚说:“我不想把大量时间耗费在选择上。”

这更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捷径。

刘刚说:“希望短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能。”

正在“刘刚们”焦虑头痛时,“罗振宇们”出现了,用手一挥:“跟我来!”

于是,知识付费诞生了。

何为知识付费?

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费,我就给你知识。

“你不知道怎么选吗?我帮你选。”
“你不想耗费时间学吗?我帮你读。”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吗?我嚼烂了给你。”

哇,知识付费竟然这么好,于是大家一拥而上。订专栏、订课程、订直播、订小密圈……

刘刚说:“生怕动作一慢,就被甩到行进队列之外。”

所以,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达5000万人。

“手机里没几个付费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4
罗永浩说过一句话:“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去为学习付费?因为他们期望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但是,我们遇到更好的自己了吗?

微信公号作者“小鹿快跑”讲过一段付费经历: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他一共为知识花费了5000元: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了1500元。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了500元。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了500元。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了约300元。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了100元。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了2000元。

一开始,他信心满满,期待自己变好。

谁知道一年半过去后,

“我除了白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外,一点都没有发生变化。生活品质没有提升,工作没有加薪,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这就是大部分追逐知识付费的人所得到的结果:

“一开始,觉得很有启发很有用,看完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可时间长了,我才发现:我的认知并没有由此而提高,我的思维并没有由此而升级,我的知识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5
有段时间,和刘刚一起聊天时,他嘴里经常冒出一大堆新名词:

什么“跨界学习”啊?
什么“认知升维”啊?
什么“中矩思维”啊?

有一次,我问他:“你都哪里学的?”
他说:“付费APP上。”

那段时间,刘刚特喜欢在社交场合表演,潜台词是:“你看,我学到了好多新知识。”

两年过去后,他终于消停了,不再逢人就满嘴喷新名词了:

“学了一大堆新名词、新概念、新思维,看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一点卵用也没有。”

他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震惊世界,于是被很多大学邀请去做报告,爱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惫不堪。

有一天,司机对他说:“你太累了,今天我帮你作报告吧?”

爱因斯坦问:“你能行吗?”
司机说:“我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

那天司机上台,果然讲得滴水不漏。
但刚想下台时,一位博士站了起来,然后提了一个非常深奥刁钻的问题。

司机不知怎么作答,幸好脑瓜转得快:“你这问题太简单了,我司机都能回答。”

爱因斯坦站起来,几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博士惊呆了:“没想到他的司机也远胜于我。”

但在回去的路上,司机对爱因斯坦说:“我知道的只是概念,你懂得的才是知识。”

其实,我们就跟这位司机差不多,一付费一收听,就误以为学到了知识,其实离真正的掌握知识差了十万八千里,你以为买到的是知识,其实买到的是“知道”。你以为买到的是掌握,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6
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

罗胖子更多意义上满足了绝大部分人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被人称之为读书人的虚荣心。

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太复杂的东西,也懒得看书,喜欢简单易懂的东西。所以,罗胖子、吴晓波都是这么广泛传播,受众很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渠道比生产者更受益,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生产基础产品,他们都建立在市场上的基础材料,然后再加工,这样相对简单,也可规模复制化。但是因为不是自己生产,所以很多东西都不严谨甚至还很凌乱。对于绝大多数人,听再多罗胖子都不可能成功,因为都是二道贩子的产品,听着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够系统,且失真。

知识的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7

为什么说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呢?

其次,它传授的知识常常“药不对症”。

蓝胖子写过一篇《知识付费得了什么病》,在文章里,他把“罗振宇们”称为“医生”,把患了知识焦虑症的“刘刚们”称为“病人”。

按照病情,病人分为三种:轻度病人、中度病人和重度病人。

这三种病人,分别对应职场三个阶段:

执行阶段、管理阶段和方向阶段。

针对三种病人,医生正确的做法本应是——对症下药,分别开出三种不同处方。

但真正的情况却是医生治病时极其粗暴:

“我不管你是哪种病人,我就开这一种药方。”
“单一内容面向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受众。”

这种粗暴治疗,于是引发了一系列不适症:

重度病人一看医生开的轻度药方就怒了:“哇靠,这个阶段我早就度过了好不好。”

轻度病人一看医生开的重度药方就毛了,“我就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很多基础能力和基础技能都还没掌握,你却要我去学马云的宏观视野和管理格局。学习毛啊,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8
为什么说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呢?

再次,它传授的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被震撼到了。我想起了我读高三时的一件事情,当时班上有一位后来考清华的学霸,他总结了一套高效学习笔记。

我当时物理成绩位居下游,便向学霸取经:“借你笔记看看呗。”

我把他的笔记完完整整地抄了下来,但是几次物理考试,我还是位居下游。

我说:“我都看了你笔记好几遍了啊。”

学霸说了一句:“未经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

我一下醍醐灌顶。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知识付费”的知识后依然没有长进?因为这些知识都是“未经你思考”得来的。

罗振宇曾经讲过自己为何要做“得到”语音:

“古时候有些有钱人,他们明明有一双眼,可是从来不看书,而是请人读书给自己听,从今以后,罗胖就是你身边的那个书童。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读完书,讲给你听。”

说得真好,但是我想问——有哪位大儒豪杰是靠书童读书给自己听而成功的?

跟各位分享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

没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钱了。
也没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钱了。

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

9
一个人会焦虑,当然会有各种原因,房贷压力、工作压力。但是无论如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主要焦虑来自人际关系而非生存压力,我们早就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年代,但是焦虑却依然无处不在,所有原因都在于人际关系。

你焦虑的不是你没钱,而是焦虑你同事、你邻居过的比你好,所以你要更努力的超过他们才能安心。

所以罪魁祸首是微信(没有黑微信的意思)。

没有微信之前,我们父母的生活圈极为狭窄,沟通都需要电话、书信,哪个同学发大财了,哪个邻居去泰国旅游了,都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是没太大感觉的,因为离得太远,并不知道对方生活到底有多逍遥,因此焦虑感相对今天来说肯定会少很多。

微信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你会看到,原来你高中班上的班长不仅考上了重本,还成功留在了北京金融圈作为明星投资人打拼,每天接触各种高大上的社交场合,什么API、BD、CEO、DAU、ERP、FOUNDER、GQ、H5、IAAS、JD、KPI、MAU、PGC、SKU、UGC、VP这些你听不懂的词像口头禅一样出现在他朋友圈。

而你留在老家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小时候只能仰望他就算了,现在还要继续在朋友圈仰望他高大上的生活,恨得牙痒痒。

当然,班长他过的也并不是很开心,他每天接触着各种同龄的比他牛逼的创业者,亲眼见证他们年纪轻轻就实现了千万身家。每天在座地铁下班回到自己小出租房的路上心如刀绞,望着海淀15万一平的学区房,这样的日子似乎也没有尽头。

其实你不知道,班长有时候还会刷一下你的朋友圈,嫉妒一下你看上去很平静的生活。

毫无疑问,这类焦虑的人非常渴望抓住些什么。

这时候罗振宇老师来了,他隔着屏幕向你伸出胖乎乎的大手说,“世界末日也没什么好怕的,都跟我来”,于是你和班长都踩上了知识付费的这条船。

没错,罗胖确实十分懂你的焦虑,但他永远无法治好你的焦虑,他只会不断挑逗你,给你制造焦虑。

知道吗,比卖知识更高明的,是卖焦虑感。

关于知识付费,有两句话很见血:

“那些知识付费所贩卖的知识速成,其实质卖的不是某一领域的知识,
而是一种‘让你感觉很努力’的幻觉。”

“(很多)知识付费向用户兜售的,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慰藉,让你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得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从而有一种收获知识的满足感。”
10 要想真正治疗你的知识焦虑症,首先你得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一,学习要有目标定位。

我朋友刘刚最喜欢随大流,

看见别人学英语,他就跟着学英语。
看见别人学写作,他就跟着学写作。
看见别人学编程,他就跟着学编程。
…………

“学完,发现还是解决不了我的焦虑。”

你一定也发现了,刘刚最大的问题是——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什么意思?

就是他虽然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不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么。

所以,看见别人学什么他就学什么,今天学这,明天学那,看起来很努力,但实际毫无用处。

学习如同种地,在承包这块地之前,一定要有目标要有计划,知道要种何种作物,要达到多少产量,接下来才是为之辛劳耕作。

没有目标,一切无从谈起。

那如何寻找学习的目标呢?

坐下来,写出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再罗列“这样的人”所对应的知识领域或技能
再把知识领域或技能细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识点
你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图就出来了
目标一明确,方向一清晰,你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嗡嗡乱撞了。





11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二,学习要懂问题驱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段名言:

“如果给我1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死生亦大矣,这段话用事关生死的极端描述强调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

而事实上,在真正生死命悬一线的战争场景中,“深度思考”这种特质的地位不仅没有因为兵荒马乱的紧迫性而被削弱,反而是因为沙场嗜血的残酷特质被大大提升了。

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在这部被誉为“兵学圣典”一书的“军行篇”中有这么一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在两军短兵相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努力收集一切渠道的信息,充分评估当下态势,殚精竭虑地质问己方一切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在脑海里推测、模拟战争可能的走势,利用现存资源来精心筹划出解决方案。等到这所有工作都就绪,双方真正踏上战场的时候,才能将一切了然于心而胸有成竹,这仗才会有胜算。
由此可见,对于精心准备的一方,战争的大部分工作在战前就在深度思考的头脑里完成了,上战场打仗只不过是一个例行公事般的存在,胜负的天平早已倾斜。





说到战争,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也我个人欣赏的战争天才。作为被毛泽东评价为“无以伦比的常胜元帅”、被蒋介石赞赏为“黄埔最优秀将军”的林彪,之所以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靠的绝非简简单单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是“深度思考”得出的对战场局势胜人一筹的认知水平。

江湖上关于林的战争传闻很多,最有传奇色彩的可能要数“他利用大数据活捉廖耀湘”这件事。

自1948年辽沈战役,每天深夜林彪都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听取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而林彪则认真细致地记录着大数据。在一次关于“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中,林彪敏锐地从一个数据的微小变化中察觉到了异样,面对一脸懵逼的吃瓜部下,林彪用三个疑问确定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林彪大步走向挂满军用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事实上,林彪可以如此笃定,正是得益于他高品质的勤奋——拒绝思维懒惰,坚持深度思考——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让这些枯燥的数字在林彪脑中形成了系统化的数据库,所以一旦出现偏差,他便可以及时发现不同,推理出准确信息,找出关键价值所在。

在林彪推理出情报的帮助下,新六军的指挥所很快就被连锅端了。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这位出身黄埔并留学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参加过滇缅战役的名将,想不到自己精心隐蔽的精悍野战司令部这么快就被灭掉,输的不甘心,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事件。

而当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断之后,他说:“我服了,败在他手下,不丢人。”

除了重视数据,林彪的勤奋细节还体现在他尤为重视调查,作为“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大捷的总指挥,他在战前三次到平型关乔沟一带进行实地勘察:

第一次是他带着参谋人员和电台去的。首先到平型关关口,爬上关口北侧山岭,对着地图观察平型关以东的山势、河沟、村庄和道路。然后下山沿西跑池、东跑池公路到乔沟至东河南,察看峡谷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是他化装去侦察的。重点勘察了老爷庙前的地形和乔沟南侧山地地貌,一个完整的伏击战计划在林彪脑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是在上寨动员会后,林彪和聂荣臻带着旅长、团长们去侦查的,并在现场向各团指定了埋伏地点,明确了师、旅、团指挥所的位置。

战争的筹备工作历来繁杂,在战争开始前三天,基于各种局势下的战斗模拟就没有停过,这还不包括对于战时的部队部署,以及战前对于全师连以上干部的动员工作。

诚然,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少,林彪在战前基于“深度思考”的勤奋准备对于平型关大捷的结果功不可没。

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我觉得一个人与众不同,我会去分析他的思维方式,而了解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听他自己怎么讲。林彪自己在《怎样当好一名师长》一文中就分述九点,把他自己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总结。

文章网上可以找到,看上去朴实无华却内含寸劲,条条直达要害。在我看来,估计很少有人能按这九条来落实,原因是太耗心力——至少有四条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深度思考”,其中第五条的要求是这样的,因为太过经典,我原封不动引用出来: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

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

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

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这里必须要说实话,起初我看完林彪这篇文章,居然相当紧张,直冒一身冷汗。因为遑论真刀真枪地上沙场,仅仅看完这九条,就发现居然有如此多不达标之处,可见通过“深度思考”让自己的“认知升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同时也松了一口气,甚至略有欣喜——好歹已经知道了方法,也算上了道。

写到这里,我基本上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勤奋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是优秀结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那么如何让它变得充分必要?我给出的答案是——拒绝思维懒惰,习惯于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而至于如何深度思考,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如果能够给评价,加一个月内退货就合格。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得到》用户,不请自来,谈一点主观看法。

题主题目中,有两个基本疑惑,第一《得到》这个产品怎么看?第二,199元付费怎么看。

先谈钱。付费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重度阅读用户已经不是什么障碍。毕竟,即使知乎的Live面临吐槽,但 @周源 最近的热词“知乎周源谈知识变现:我们已经不能按下暂停键”。也至少在zhihuer里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


而对于《得到》,不说别的,光是知道了解入驻的这些大咖(反正我现在就熟悉和菜头和李翔),就不是一个浅阅读用户所能做到的。



所以,谈付费,我想 @快刀青衣 大可不必对199块钱感到纠结的用户愤怒,这些人也未必是《得到》的目标用户。这199值与不值,是无法论证的事,但这些大咖牛不牛是一回事,能否读过值回199,则要看读者自己的造化,换句话说读者自己牛不牛才更重要。

我是在朋友圈看了脱不花的介绍后(应该是一篇文章),订阅了《李祥商业参考》,其实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李翔是谁。

所以,“得到”的宣传并不算多,罗辑思维还有潜力做进一步的推广。举个栗子,可以在知乎入驻“机构账户”,然后对得到这个产品进行相关的描述,毕竟在知乎愿意为知识付费的潜在用户多的狠,我自己看过几个live用过值乎还买过不少电子书。

虽然只订阅了一个人,但却与别人交流看过其他几个作者的看法,水平还是有差别,都拉成199,有点大锅饭的意思。另外,年费这个东西 吧,特别让人联想到美发卡,有种被绑定的感觉,如果想半途退出,也不能退款,更不能一个月一个月的定。199钱不算多,也不能算少。要是斗胆说这个钱不值,又要被喷不尊重知识智慧。

所以能理解有些人纠结,也理解为啥有人建立个《得到》分享群,各自定一个专栏,然后互相分享。在安装《得到》之前,这上面我只知道和菜头,一直在微信关注他,偶尔打赏。

下面谈谈产品使用体验。

我下载《得到》订阅《李祥商业参考》,没有任何使用的难度,产品狠容易上手使用。

但是订阅之后,大概只有前两天每天打开看一眼。而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打开,突然看有人提到《得到》,我一想,不对啊,不看不是亏了,还花钱了。然后又打开,恶补几篇,然后继续重复之前的经历,很长时间不打开。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和我一样,除了功能性强迫使用以外,频繁打开的软件只有红绿蓝。很多机构已经在这三个平台入驻,所以对于某机构的非重度用户,很少单独下载官方app。


对我来说,普通新闻阅读,微信或者头条都可满足。而想进一步,多角度了解问题,就会马上来到知乎搜索话题看回答。现在来看,知乎确实会是一个重度社区,使用一年以来收获颇多,可能它的话题分布广内容多。


比如就这个《得到》的一个探讨,我相信在知乎可以得到更多角度的看法。而反观得到李祥抽取文章下面的评论探讨问题,就都有点水,很多没营养的大词和废话。这些评论吧,不管质量怎么样,是真的不好看,没讨论的欲望,感觉像是假装已经人生很成功的人在呼应大咖的描述结论。



况且,如果你看到一些留言,觉得不同意,也不能进行回复。只能写留言,等着作者翻牌,和微信订阅号一样,一派和谐景象。

因此,我更没有打开《得到》的冲动了,哪怕是付费了。不知道这样举例是否得当,如果把阅读比做吃饭,日常的新闻热点,就像烧饼包子油条豆浆,每天都得吃点,而深度的新闻有点像龙虾和烤鸭,但哪怕龙虾烤鸭再好吃,也不能天天都吃。一个是日常,一个是去饭店。如果不是特别严肃学习的话,还是撸串喝酒热烈讨论来的有意思。

况且做龙虾和烤鸭私房菜的私家大厨也不少。可能《得到》就是这样,内容质量不错,却未必是一个高频打开的软件。

除此之外,《得到》只有订阅没有点拨,如果只是大咖某一篇文章很想看除了订阅就没别的办法了。对于只对特定的话题和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想阅读却要定制一年,这个还是是有点重的。

此外,《罗辑思维》付费的东西,一直以来都有一点小遗憾,就是不管卖的月饼、书箱、大米、还是现如今的专栏,都没有用户评价,而对于消费的人来说,褒贬是买主,是非常想看其他用户的评价,不管好坏,自己权衡。

而得到的专栏就只有一个介绍。



此外,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得到》能入驻知乎书架,并且有点播,这应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晒下我的知乎书架,最近很迷恋。给孩子讲科普故事全靠它了。

Ps:强烈建议 @周源 把书架这个栏目提到首页,这是题外话。
以上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得到》用户,不请自来。

题主无非是想知道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价钱,一个是关于内容,也就是所谓的质量。

而关于价钱,又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到底应该不应该收费?还有一个就是199元/年的价格到底是值不值?翻遍所有的答案和回答,第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就是应该收费啊,享受了别人付出的劳动,就是应该为对方付出报酬啊。这不是市场最基本的交易法则吗...为什么去餐馆吃饭要给钱,去发廊洗头要给钱,去酒店开房要给钱...不就是因为占据了对方的时间和资源吗,用金钱的形式交换他人的劳动,为有偿的服务买单,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接触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吗?为什么同样的道理,放在阅读学习别人的文字这件事上,就显得那么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让人突然变得那么不通情达理。去书店买书也要给钱,把文字搬到了互联网上,就必须免费?

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信息是免费的,但是知识是无价的。

至于199元/年的专栏贵不贵,可以算的嘛。有些朋友非要把账算的那么清,那咱们只好算算咯。《得到》里的专栏最少的也能做到最少一周三次更新,这样一年52周就最少有156篇,199÷156≈1.27元/篇。实际上每篇文章的价格肯定是低于这个1.27元的,因为实际上更新的数量肯定会大大超过了156篇。而像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等专栏最少都是一周更新5次以上,那么一年最少就有260篇文章,199÷260≈0.76元/篇也就是说,订阅一个专栏每篇文章的价格我们大致可以划定的范围在0.76元/篇——1.27元/篇。那你自个儿说吧,这个价钱贵吗?然后看到有一位朋友说读者的成本没有变,而是作者挣得多了。站在用户的角度,原谅我只思考我自己交多少钱...作者多挣了多少似乎和我没啥太大关系。的确,并不是每篇文章的口味和观点都符合自己的喜好和看法,所以也不可能保证每篇文章都对自己有帮助和提高。但是在这个专栏里,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么多的文章和观点里,至少有一次,你会被击中,这些行业精英们的看法肯定在会某一个层面突然让自己在一瞬间豁然开朗。不论是重拾生活的乐趣,发现世界一些有趣的样子,还是因为一个明白了一个道理而改变了常年已久积累的陋习,或者是发现一个商业机会从中获利,亦是在认知上得到升级和提高,都是一次超值的经历啊。也就是说,光凭一个观点,就可能值199元了,因为可能会扎扎实实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态度,为了这种可能性,付出这199元都是值当的,何况因为这些精英们本身的强大功力就无限放大了这种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是专栏的质量。这个也毫无疑问,这些专栏的作者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不敢说是老大老二,但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每个人的功力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深厚的多,花199元去尝试理解精英们的世界和想法,至少是有机会去窥探下精英们的思想,也是值得的不是吗?而且《得到》里的每个专栏都是互相独立,都覆盖了一个各自领域,没有太多的重复和交叉,这也就在侧面再次证明了专栏的每一个作者都是在自己优势的方面进行分享,这也保证了专栏内容的质量。我们是因为相信了这个人的能力和智识,所以我们才订阅了这个专栏,这个人的思想和观点可能会在未来的一瞬间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还是那句话,为了这种不确定性的可能,而且是极大的可能,那么它的质量就是值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是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但却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订阅一个专栏除了这个本身的价钱和内容,还有在专栏背后提供支撑的各种功能和体验。在《得到》APP的专栏里,最先上线的是2016.05.28《李翔商业内参》,当时的专栏就是只有文字,图片,留言,没有了。嗯,没有其他功能了。没有字号的放大缩小,没有请朋友读的分享功能,没有订阅专栏前的试读功能,没有在专栏中做笔记的功能......今天是2016.11.04,距离第一个专栏上线还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产品就已经实现了多轮的更新和迭代,用户在体验和使用上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这个产品还在持续迭代和升级中。当订阅了这个产品中的一项服务时,同时做出的另一个选择就是相信这个产品的功能可以支撑自己的需要,那些狂喷罗胖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什么样的人,大概是没有认真陪同这个产品一起成长,没有看到《得到》在一开始的样子,罗辑思维团队和罗胖的价值观在这里和《得到》没有一毛钱关系。在没有开通专栏前的《得到》,只有免费的语音,一些零碎的金句,还有一篇经过挑选的文章而已。而现在的《得到》除了有各种各样的付费订阅专栏,还有“每天听本书”,还有一些其他的玩法。这些内容和功能都是之前没有的,你可以说这是罗辑思维团队份内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为用户的交代,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情怀,反正不管怎么说,产品都在持续地变好,这对用户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围绕专栏所打造的各个功能和服务都提升了客户的体验,并且能让绝大多数用户用的舒心,那么当然是好的了,这些附加的服务和体验也当然也要算进这个专栏的质量里面。

199元/年的订阅专栏,就是等同于一件优衣库牛津纺衬衫的亲民价格和这些精英打一次交道,然后享受了比优衣库试衣间内更好的服务。

感谢阅读~以上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你想凭199就获得成功新世界,想用钱买好的知识,拜托真的想多了!

有一群人,他们是知识焦虑症者。
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输入,就好紧张,坐立不安,好像就失去了世界。

于是,看到

“得到”这么多牛人专栏,不要998,也不要488,只要199,最新最有用的知识带回家!

……………………………………………………………………………

好吧,前面只是尝试另一种文风。嗯,开始严肃答题:

试着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

先说优点,
1.多倍速播放。
神技!传统听书,速度太慢,还不如直接去看书。而这一设计符合生活在“快时代”人的需求。

2.随听。
大概服务于有车一族,地铁一族吧。替代原有的听电台新闻的习惯。

3.最新观点。(卖点)
与看书的区分。传统作者写书到读者买书,存在编辑,出版的时间差,失去了时效性。另外,相对于新闻而言,又多了书籍那样内容的可靠性。所以专栏是融合了两者优势的。

4.浓缩版书籍。
得到很多书都有浓缩版。这其实又符合了“快时代”的现在,另外还符合了人们的读书习惯:略读,通读全文!

不过!不过!还是需要直接看原书!
看书,篇幅更长,很多时候不是作者啰嗦,他是为了系统性地阐述观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营造认知概念。相对于文章而言,你会记忆的更深刻!

5.多层次定价。
从免费,到几块钱,几十块,到199,价格体系完善~符合有少量付费意愿的,也符合形成已有知识付费的人们~对中产阶级们和小青年们来说,一年订阅,199真的不算多~
一场live还要最低9.9………

说了这么多优点,不谈谈缺点,会不会认为我是内部人员…(话说也想投投得到的简历)

1.碎片化信息
前面说了,如果指望199获得优质知识,那是真的想多。知识,是要经过自己的理解,才能
将信息转换,但很多人没有这个习惯!

光一个话题,都需要线下时间去思考以及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才能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知识体系。

2.分享交流机制,本来想赞一个,又想吐槽。
专栏订阅是可以分享免费读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众筹的话,其实不用199,就可以获得。
但,说实在不就是种“双赢”的运营方式吗。虽达不到病毒式传播,但只要打开后,就已经产生了用户行为~
要是分享的内容感兴趣,那么又产生了新的用户群。

但是,在专栏订阅后,像其他答主说的,交流体验比较差劲!

只能通过留言的方式进行反馈。然而这种反馈,还需要作家钦点翻牌子,问题是估计为了照顾一些人能被选上,所以质量良莠不齐,或者回答并不出色。

它的社区功能说实在还很不完善,讨论积极性不高,何不如在社区每天置顶一条当天文章,底下来讨论。

不过,人民智慧是伟大的!

有许多人组建了微信群,并且举行主题讨论,其效果明显好的多。

3.随听内容不够体系
其实可以利用大数据,通过用户自主选择的话题分析出关键词,进而筛选出最合适,相对成体系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
总结下来,其实只要选择靠谱的专栏作家就足以,这样

我们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对了,我个人只订阅了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
配音员不错,话题符合我口味,同时他也算是高产和高质量作家,配合书籍食用更佳!

有问题可评论提问。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付费服务,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两厢情愿的事。至于罗振宇这些内容值不值这个钱,要靠消费者自己去判断,淘宝上还有高价卖永动机和葫芦娃的呢,你要觉得值,不会买六娃回来,那Ok。

以下是我个人对罗振宇的看法:

罗振宇就像一个走街串巷的赤脚医生,手里就那么几个草头方子,不管是什么病症,都用这几个方子抓药。治好了,他就吹嘘一番,顺带推销几盒狗皮膏药给患者;治不好,也没人说他什么,这种事多了去了。

毕竟愿意找江湖郎中看病的人,自身的文化和经济水平就高不到哪里去。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为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没有问题。

问题是,这个价格是合理的么?

那么,我们要看是否有其他选择,和其他选择的价格。

对我个人而言,twitter,quora, stackoverflow和很多blogs上信息流免费的质量就足够好,那么这个价格不值得。从我的观点看,这个价格就是选择少而付出的非合理议价。

此外,选择这个模式意味着,你选择的是:199的价格 = 一个人,碎片化的思维,长期连续的有效输出(这样的人有,但确实不多)。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一句话:罗振宇推出的《得到》是做泛学习类的人跨界进入在线教育的新星,是所有做在线教育(包括做k12和职业教育的)应该去学习的榜样。

过段时间我来解释为什么如此。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感觉就是在线卖杂志的。
我以为,从长期发展来看,得到会成为一个网红或者大V的付费订阅号,主要活跃人群应该是独立作家呀,知名记着,编辑这样的人,其它领域的专业人士,可能未必有时间经历,再牛的人可能不会持续的活跃。至于里面的质量咋样,初期应该不错,之后会越来越烂。为什么?因为长期输出品质优良的作品,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
分答未来应该也会发展成这样的东西。知乎live也有很大的可能。
如果是从投资和赚钱的角度来说,应该有爆发性,半年一年就能起来,利润可观。天花板也不高,很容易看得到,不过用户流失这个问题……毕竟不是NBA联赛,年年都精彩。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个付费很正常。听书稿都是有人专门写的,付稿费,6000起,如果是比较好的作品,1万一篇稿子也有。还有录音频的人,也是要付费的。更别说其他的运营、编辑人员的工资啥的。肯定是要付费的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是吴军的粉丝,他写的书全都买了,全都看了。罗辑思维也一直看,所以就订阅了得到订阅专栏中的吴军专栏。这个订阅专栏的模式算是罗辑思维的一种创新,不过并不应该太高看,也没必要太过于鄙夷。看了吴军专栏里面的二三十篇文章,但是感觉和他的几本书相比,差距挺大。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观点,知识性的内容比较少。而且这一类的专栏有一个问题就是读者基本只能被动地接受单一的观点,缺少思辨,这个方面和微信公众号毕竟相似,比知乎这样的平台差多了。不过我觉得199元也算不上有多么亏,我现在不过是把它当做消遣娱乐而已,对于罗辑思维也是这个态度。不要指望听评书能增长什么知识见识,乐呵乐呵就好。从专栏订阅者的回复和留言来看,非常悲哀的是很多人真的以为阅读别人碎片化的观点就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另一方面,我不太看好现在的这种模式,“得到”现在把自己包装的逼格太高,我相信很多人以后也会和我一样感到失望。

一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其实罗辑思维就是:一个作者红了,顺带做出版商了。现在出版什么赚钱,当然是成功学、商务参考。卖成功学的作者,当然要顺便开成功学讲座,最好直接开个emba学校。

罗辑思维把这种模式搬到了线上,屌丝化,成了第一人。


反正机场满柜都是成功学,各路企业家长江商学院、北大商学院前仆后继。我等屌丝网上读个没学位的网课自我提升一下,也是不错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