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分期贷款,能化开互联网寒冬的坚冰吗???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年会分期贷款,能化开互联网寒冬的坚冰吗???

最近网上流传一张Excel表格,内容为多家互联网公司下单采购年会礼品,却是用的分期贷款的形式,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



且不说表格的真实性,单说这种现象,大家能从中解读出什么呢?
已邀请:

图灵Don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第一次听到所谓“互联网寒冬”,印象中是2014年9月份。
对于写字楼的白领们来说,那是一段不安分的时光。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最早就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那时大部分人正处在热情高涨期,天天琢磨怎么加入时代大潮,改变改变世界。你随便去一家咖啡馆,一共二十张桌子,七张聊社交,九张聊O2O,三张聊互联网金融,一张快签融资协议了。所以很多人对这种悲观的说辞挺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点鄙视。
之后的一年多,整体形势也没有太大变化。大家还是热热闹闹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A轮发布会,明天B轮预热稿。寒冬的说法还是一直存在,但变成了一个不大讨喜的概念——你才寒冬,你全小区都寒冬;我们热乎着呢。
真正的“冬至”,印象中是美团、蘑菇街两家互联网公司在后续融资中估值均大大缩水,同时数十家O2O公司破产合并。互联网创业公司们一时间死伤无数,哀嚎一片。
再后来的事情都看到了,大批A轮B轮阶段互联网公司关门大吉,A股地震。好像“熔断”这个新鲜词儿就是这时候广泛流传开的。
“寒冬”来了,还是骤冷。特别像很多城市没秋天过渡,夏天完事儿直奔冬天。
寒冬真的来了?
口空无凭,看下数据,“互联网寒冬”这个说法是不是名副其实。



单就数据而言,很直观:有起有落。单就2016年和2014年对比,起伏还不小。
那么问题来了,“寒冬”一说从何而来?
有一种声音显得更加客观理性:“所谓资本寒冬,其实是疯狂之后的理性回归 ”。
管中窥豹,一叶知“冬”
在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十几年里,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直靠打免费牌和低价牌。而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创业不但把低价和免费发展到极致,甚至单纯免费都满足不了互联网公司抢占市场的需要了,于是各种补贴大战如火如荼。真做O2O的,不做双边补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就是互联网从业人员中口中非常高频那个词:烧钱。
寒冬到来,很多公司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一边喊冷,一边拿钱当柴火烧,越烧越冷。
想起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说一家叫做美利金融的金融服务公司,捕捉到互联网公司的现状,开发了一个业务,to B的,年会礼品分期贷款业务。
具体一些说,美利金融公司为了让更多互联网公司开得起更优质的年会,将提供年会分期付款服务产品,其中囊括年会举办的场地,策划,礼品、奖品、餐饮交通等全系一条龙的分期贷款,且利率极低。
消息放出,在互联网圈子,创业圈子,HR圈子都引起了不少话题。
很多HR也开始试着在老板办公室请示“要不咱们今年也分期干?您看这钱,花的压力也小一点…”
这件事很有噱头,很有琢磨头。开始听起来是有些不对劲的。一个人,买套房分期,买个单反分期,买个iphone7分期,再正常不过。分期付款服务的本质不过让一个瞬时发生成本平摊到一段时间以减压。
那么问题来了,开年会有必要分期吗?真要过到这个份上,咱不开了行不行?有那功夫研究研究下个月工资怎么发不是更有意义?年会都要做分期付款,听着总有点心酸。
然而这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的思考。
其实互联网公司的战争硝烟,早已从投资公司的会议室蔓延到各个分战场
大到央视地方台的媒介资源疯狂竞价采购战,小到地推们一个好路段的你争我夺。
每个战场都竞争惨烈。没办法,这是互联网行业属性注定的:马太效应,赢者通吃。
其中,年会这个分战场特别有意思。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从百度年会推出“度娘”开始,到后来各大公司年会发放股权期权,再到后来跟刺激眼球的现金、豪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会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不断升级的一场军备竞赛。竞争对手面前,谁也不想输掉这场涉及人才、公关、品牌等多维度的竞争。
记得2014年年底,一家叫做wifi万能钥匙的互联网公司年会上,老板直接宣布每个员工发一辆特斯拉。
一时间也成了互联网行业内的一个大新闻,有褒有贬。话题背后,是一双双渴求的眼睛“MD怎么我就摊不上这样的好事儿?”
当员工背后议论“你看人家公司…”的时候,往往也是老板压力最大的时候。
往小处说,老板抠门;上纲上线点儿说,这是企业不重视人才。本来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性就大,新闻一看心更不踏实了。这还了得?
于是出现很吊诡一幕:本来没多少钱了,硬着头皮也要大排场。不能丢了份儿,面子上不能输给对手。于是打碎的牙也得咽在肚子里,我起了个名字:“中国婚宴式年会”。
而年会烧钱,只是互联网烧钱大赛里面微不足道的一个点。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方面过冬,资金紧缺,另外一方面,依然要不停地烧钱,变着法儿地烧,咬着牙也得烧。颇有黑色幽默的意思。
管中窥豹。年会分期,细思恐极。
尾声
从合理性上来说,比起“互联网寒冬”,个人认为“互联网退烧”这个词可能更合适一些
但是单从修辞的视角看,“寒冬”实在是一个再精妙不过的比喻。
一方面,这个词够锐,给一些竞争力还不强,还在靠风口飞的公司一个警钟。
另一方面,不得不感慨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寒冬”总是个有希望的词儿,让人也会有好的联想。寒冬么,再冷也总会过去的,春天总会到来。
愿天下没有开不起年会的公司。

ApemanChe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正在学习知乎发帖套路……谢谢题主和答主分享!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就来吐槽一下这个马赛克打的。。。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下一步就是年终奖分期贷款了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勿外传,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