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莲仙字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3姨 白米Ⅲ级
Leslie是只大萌货 白米Ⅲ级
南泽桜 白米Ⅲ级
陳懋兒Hannah 白米Ⅲ级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MAXANGEL 白米Ⅲ级
Bobby Wing 白米Ⅲ级
Leslie荣 白米Ⅲ级
林清雨 白米Ⅲ级
怀陶 白米Ⅲ级
一只猫 白米Ⅲ级
方七7 白米Ⅲ级
阿言岩 白米Ⅲ级
洛洛 白米Ⅲ级
装成小猫的猪 白米Ⅲ级
董大侠 白米Ⅲ级
飞猪东 白米Ⅲ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20 个回复
莲仙字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希望荣迷小伙伴们可以看完!
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不是香港人。但今天受邀围观了一个【匿名用户】的回答,以及一些人的评论,我感觉我的嘴角都要裂了………
这位匿名用户的回答是这样的:
首先,这位“老荣迷”很机智,特特摆出老资格。换来荣迷小辈们的赞同和唏嘘。
然而,扒掉这层【老荣迷】的皮来看,他又说了什么呢?暗示了我们什么呢?
暗示了:
很多铁杆荣迷,都是4.1后才开始哭荣,而生前并没有给过荣少支持。
这口吻是不是很熟悉呢?
作为后荣迷的你,是不是见的多了?
为什么这次就没有分辨能力了呢?
因为……这位匿名用户,是无差别的针对了老荣迷、后荣迷。
因为他觉得【张国荣后期票房不佳,人气不如从前,导致他不自信、压抑】是荣迷前辈没有在关键时刻撑他一把,导致了他的结局……过后才开始哭他。
而且口气肯定,还泛着淡淡的心疼。
这又值得说道说道了……后期的张国荣,到底是怎么个【惨淡】法呢?
【音乐方面】
张国荣95复出后,凑了凑之前的电影歌曲,出了一张【宠爱】。
没有大宣传,亚洲销量200多万张,香港6白金,各种榜首。
创下华语唱片在韩国的记录。还拿下了10大中文金曲的最畅销男歌手。
在此之后,更是多次巡回演唱会,台风变化多端。出各种曲风、画风大变的专辑。封面就印模糊的半张脸………
荣大爷只甩一句:【不用宣传,我的歌迷自己会去买的】。
迷弟迷妹们便蜂围蝶绕。——诶?买就买呗,那您老人家好歹给署个名呀!
1999年至2000,音乐大奖拿到手软。
等到金针都得了,瞅瞅也没啥可得了。
是故闲在家里养猪。
咳咳,是把自己当猪养。
↑ 44岁的老男人,愣是养出一身奶膘。
随着体重,音乐事业也再攀巅峰。
【电影方面】
另一个我觉得很好玩的是 :
那位答主,是一个所谓的老荣迷,可竟然在扯复出后期的票房,票房惨淡又导致张国荣如何如何………
我还以为是个荣迷都看得出,老张后期选作品,心思根本不在票房上呢!
更何况,尽管当时,香港电影式微之态已萌,但他的票房并不算差。
有些群星群戏,票房不必说了,好了坏了,也都不是老张一人的本事。
↓ 像96年的《色情男女》
↓ 97年的《春光乍泄》
一个三级,一个基片,你想扯啥大票房?张国荣接这些片前,要都指望着,靠这些片,都能大爆大卖,那他除非是智商出问题了。
他后期看中的,是剧本,是挑战,是汲取,是有风格的导演,是为了给日后自己当导演做积累!是我在这的这几个月,我和合作的演员们,是否相处愉快,是否开心………
你真的觉得,他接片之前,会预测不到票房吗?
↓像《流星语》
这个片,打的是振兴业界颓靡的目的,炒的是卓别林老片的冷饭,合作的是大牌们最厌烦的小孩+新人的组合,整的是廉价西装的落魄造型………
卖噱头,没有。
卖时机,没有。
卖肉,没有。
卖明星?香港人给导演留言:
【那种廉价的西装,怎么好拿给张国荣穿的?!】然后痛心疾首的看着一代靓仔,衣履邋遢,胡子拉碴的样子。
要说有什么亮点,就是父子情很动人。
然而,港人是看着荣少长大的,荣少之所以称为【荣少】,他家世优越,他著名貌美,他爱慕者众,他不羁恣意……
他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高配人设。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他打下凡尘、托儿带女、颠沛流离的讨生活的。
这片张国荣担任主演+辅助导演+包办主题曲+帮带新人……
也只收了1块钱,象征性片酬。
因为导演目的是想鼓励萎靡不振的业界同仁。想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明星出演,被拒绝多次后,找到了张国荣。
张后期其实也很想尝试平凡小人物,然而观众总是捧着他,不让他沾人间烟火。搞得他还蛮心塞。
你说他高处不胜寒,那确实有。
但要说他人气惨淡…
还因此一蹶不振……
03年他罹患生理抑郁症,人都憔悴成那模样了,去参加百事家族大典(张是百事可乐亚洲第一位代言人)依旧一呼百应。一出场,据说如古天乐等很多后来的代言人,都纷纷呈迷弟状。
你现在非给小荣迷洗脑:说他为了自己接的片、自己淘换的角色、因为猜不准票房,以至于心里落差大的要悲观厌世……人一个40好几、自诩【人精】的大男人,真不至于这么傻白甜的好吧。
最后,送给荣迷:
1.眼睛放亮,锃明瓦亮。
1.人家说老荣迷当年没有人支持荣,导致他凄惨收场……你还真信啊?没有老荣迷2004年的坚守,哪有我们今天【继续张国荣】的大好局面?
做荣迷的,哪个不把猴子当宝宠?
2. 我最厌烦某些明星的哭粉,那些人真的太祸害群体了,天天yy的自家偶像像个白莲花,别人都是去害他的。简直和现在流量粉丝爱怼团队一样脑残。
有人想把小荣迷也洗脑成每天哭唧唧、怨气冲天。明周这些大报都跳过,凭借无良小报的歪文,就怪香港市场、怪老荣迷、害我偶像如何委屈跳楼。你荣是小白兔吧?怎么独你一人知道怎么爱他?
讲真,这些巨星能屹立圈里那么些年,谁能没本事,没情商,没人缘呢?
对强者报以同情、可怜的心态,你真的不是在给自己找补吗?刻奇?
像张国荣,这么浓烈的生命色彩。
有些人自己活的,到底是有多精彩,才有勇气、资格,去同情他啊?
讲真,要真把老张如何帮助陈少宝,摆脱宝丽金的控制,掌握新艺宝。从而为他自己争取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
如何敲打高志森,帮助黄百鸣,走出了反水危机……
如何巧妙猛打别有用心的狗仔的脸……
如何平衡杨受成、赌王的青眼……
如何和港督澳督排排坐………
如何不涉黑,却能被各路黑老大尊敬……这些个事,都拿出来科普科普,说道说道……
唉……我很担心大家都被他苏哭啊。
最后,强势一波图:
香港人眼中的张国荣:
↑活脱现代版贾宝玉
荣迷眼中的张国荣:
张国荣眼中的荣迷:
张国荣与荣迷的关系:
脑残眼中的张国荣:
张国荣眼中的脑残:
13姨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链接: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张国荣最后患上忧郁症,我们就知道他不是一个神。
可是为什么在圈内外这么多人的眼中,这个人就是如此完美呢?是因为,不管他再怎么大牌,也总是能为对方考虑,不论那个人的咖位大小、地位高低。
01如果一个演员or歌手,说哥哥张国荣特别照顾他(她),我们会认为是两人投缘。但当半个娱乐圈的艺人都在由衷感慨当年他对自己的照顾,那么这就不是偶然了。
在这个功利的社会,有些人会看人下菜,也会在上位了之后,忘记自己当年从势利人那里吃过的苦。
但,张国荣不会。
他惜才,更见不得好人老实人受欺负。
王杰说,当年只要和张国荣一起演出,一有别的艺人欺负自己,他就会帮自己讲话。
刚出道那会儿,王杰在演出谢幕时常常被其他艺人挤到最边上。
张国荣就一把把他拉到身边,让他和自己一起站到最中间。
也会恨铁不成钢地对他说:
“你不能够老是这么弱!你不这样子的话,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甚至会主动跑过来跟王杰交换出场顺序,把压轴的位置让给王杰。
(原谅我,不造为什么老是把王杰截图成闭眼,汗……)
和王杰一样,踏实有天赋却个性内敛的还有赵文卓。
在还没有和梅艳芳谈恋爱之前,赵文卓就特别受到张国荣照顾。
他是东北人,当年初到香港,因为语言不通受到不少排挤,没人理会他是否听得懂。
只有张国会在拍戏间隙偷偷跑过来,用一口温暖柔和的京片子认认真真教他怎么演戏,而且是倾囊相授。
也推心置腹地对他说,“你其实不太适合演艺圈,个性太直,容易得罪人。”
帮他指出问题之后,鼓励他多主动和人沟通。
还经常拉着他参加娱乐圈的各种聚会,把他介绍给媒体和同行,帮他在香港站稳脚跟。
袁咏仪属于另一挂,天资聪颖,个性外露。
凭港姐冠军惊艳香港,演第一部电影就获金像奖最佳新人奖,之后连续两年蝉联金像奖影后,年纪轻轻就顺风顺水。
但她也最感念张国荣。
当自己目中无人或做错时,他也会真的教训她,骂到她一言不发。
1999年,张国荣获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高奖项,“荣誉大奖”。
这是他在歌坛生涯的最后一次领奖。
台下坐着他最好的朋友之一,正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刘德华。
张国荣拿着奖杯说,这件衣服其实自己已经穿过一次,是在和刘德华拍《上海滩》时,今天为了他再穿一次。
最后一脸真挚地说,“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会拿到这个奖。”
对于刘德华来说,如此惺惺相惜的挚友、同行、前辈,在当年的香港找不出第二个,更不用说如今的娱乐圈了。
80年代后期的香港歌坛,张国荣和谭咏麟一时风头无量,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歌迷到了见面就掐的地步。
陈百祥和张国荣拍过电影,感情也不错,但为了谭咏麟,曾公开批评张国荣。
事后感到深深的后悔。。。认为自己的表态和言论,对张国荣不公平。
然而,能替别人着想的人,也不会轻易就记恨人。
陈百祥回忆说,在张国荣去世前,甚至邀请了他和谭咏麟到他家。
他还十分贴心地亲手准备了两个蛋糕,两杯奶茶、咖啡给他们。
在他们要离开时,还把自己家的所有锦鲤都送给了陈百祥。
而十分玄乎的是,在张国荣去世前的一周,这些十几条锦鲤竟然全部死光。
02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张国荣也是这样的宽厚、体贴与正直。
再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当年,《霸王别姬》剧组曾给张国荣找了一位中国京剧院的女演员做替身,同时也负责给张国荣梳头。
她的丈夫是京剧同行,也在片场帮忙,但经常家暴打妻子。张国荣发现了这件事后,平时也没说什么。
但在临近关机的一幕重场戏时,所有部门全部到位,陈凯歌喊道“准备开始”,无比寂静中只听张国荣说,“导演先停一下”,一时间全场惊讶,因为张国荣平时非常服从导演安排,从来没有丝毫差池。
这时张国荣把替身演员李小姐叫过来,宣布说有个重要的事情剧组一定要管一下。他让李小姐把胳膊伸出来,大家看到上面伤痕累累,这时全场气氛特别凝重。
他对全场说:“任何人都不能这么打女人,无论他是谁,都不能这么残忍地伤害一个人的肉体。”
毫无疑问,张国荣专门选在要关机拍摄的时候仗义执言,就是为了引起剧组所有人对这位女演员的关注和重视,帮助她走出困境。
而在关机宴上,据英达回忆,当夫妻俩来敬酒时,张国荣一改平日的儒雅温和,拍案而起,警告那位丈夫,“要是再敢打她,我就叫香港的‘朋友’收拾你!”
2003年4月8日,张国荣的葬礼,由黄霑致悼词(如今这个致悼词的人也走了多年,也是唏嘘)。
黄霑说,2001年,张国荣做完世界巡回演唱会回港,给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准备了一份他亲手挑选的名牌礼物,礼物上有他亲手写的上款和下款。而他送礼物的时候,对每位工作人员,无论其岗位大小,他都唤得出他们的名字。其中,有两位同名的,他也分得非常清楚,完全没有弄错。
说到张国荣的世界巡回演唱会,还可以讲一件小事。
大伙儿还记得河国荣么?
这个名字也许陌生,但他的面孔一定熟悉。他是TVB第一位签约的外国人,被誉为“警司专业户”。
他是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原名Gregory,大学时期成了张国荣的铁杆粉丝。
据他回忆,1987年,张国荣到澳洲开演唱会。为了接近偶像,Gregory居然通过各种门路,最终成了张国荣在澳洲的专用司机专职(歌迷界的标杆人物啊!),负责将张国荣一行人从堪培拉送到悉尼演唱会现场。
but 在回程的路上,张国荣主动跟他提出由自己来开车,Gregory立马懵了,内心小剧场各种台词:难道是我的开车技术不过硬么?难道我的身份暴露了么?
结果,张国荣对他说,开车四五个钟头很辛苦,我觉得你已经很累了,不如休息一会儿,还我来吧。
ヾ(。`Д´。)暖爆!于是,Gregory同学神思恍惚地做到副驾驶座上,眼见张国荣气定神闲地开着车,还兴致勃勃地和他聊人生、爱情、江湖八卦……
后来,Gregory决定从澳大利亚到香港发展,加入TVB,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河国荣。
张国荣出殡时,他也特地前往拜祭。
而张国荣在香港的真正保姆车司机阿康,则前后为他服务了10多年,被张国荣视如亲人。
据港媒报道,张国荣曾为他购买过一套住房,价格超过港币500万。并且,去世之前,还在遗嘱中为阿康拨了100万遗产。
张国荣去世后,阿康就一直担任张国荣爱人唐先生的司机至今。
03实际上,在他已经患上抑郁症的时候,张国荣竟然都一直在努力为别人着想。
他出席了老友梅艳芳的入行20周年演唱会,作为嘉宾和她唱了他此生最后的两首歌。
他出席了第21届香港金像奖,为获得杰出青年导演的周星驰颁奖。
就在他一度服安眠药自杀的那个月,还参加了支援刘嘉玲的声讨《东周刊》大会,面容冷峻地站在第一排梁朝伟身边。
2003年3月8日,在他选择离世的一个月前,在百事巨星颁奖典礼上的亮相是他最后一次公开登台。事前媒体都报道他身体状况不佳,不会去,不会去,但是最终他还是出现了,全场欢声雷动。
这时候的他声音沙哑,不能唱歌,在台上说,
“不知讲什么好。……今晚好开心,见到这么多受欢迎的朋友一齐演出。我会以爱心将你们融化。今天大会请我来,虽然我不唱歌,但都好享受你们的欢呼声。”
哦对了,这个月他还做了一件事——
他问了家中女佣的银行帐号,悄悄存入了数倍的薪水。
哎,这个内心温暖的人,就连多给女佣薪水也要默不作声,照顾他人的感受。
也只有如此精神慷慨、内心正直、个性善良的人,才能如此无微不至地温暖每一个他认为值得温暖的人,无论这个人是同行、后辈,还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亦或是家中的佣人和司机。
至于我们,也许很难做到像哥哥那么宽厚体己,但至少可以对身边的人做到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
·THE END·
13姨 / 文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13姨八卦】(ID:DearAunt13)
明星八卦娱乐明星明星
Leslie是只大萌货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张国荣在香港最红火的年代。当然,他一直都是超红火的
我也不是香港人,虽然也算是到过几次。可惜,当时并没有想着去了解这个人
但是,所有的一切,并不会影响张国荣对于港人的存在意义
内容源自《为什么怀念张国荣——寻找他的香港地图与往日时光》(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12期)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从香港文华酒店跳下。那时候,正是SARS弥漫全城的低潮期。
那天傍晚,香港编剧林奕华记得很清楚,在一个唱片店里,他听到“香港男子张国荣……”低沉肃穆的声音,他跟所有人一样,觉得太超现实了。那一刻没有很大的冲击,但是过了两天,三天,回过神来,林奕华说他才去想这为什么会发生。“他并不是在一个无声无息地被淡忘的情况下消失的,他还站在一个名叫‘张国荣’的山顶上面。不管他的自我感觉如何,对我们来讲,走到那个位置很难,但他就从那里跳下来了!”文化评论人潘国灵对本刊记者说,张国荣的戏剧性死亡和2003年的一系列黑色集体记忆捆绑得太紧了,以至于成为一个终结的象征——陶大花园也是在那一一天开始隔离,香港宣布为疫埠,人与人之间充满了隔绝和恐惧。香港导演胡恩威由此才认为:“张国荣的突然去世对香港人的心理打击,比天灾还要严重。”所以,在7天后的葬礼日,疫情正严重的香港却有成千上万人(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4万多人)天蒙蒙亮就走到北角殡仪馆,沿线都是身穿黑衣的肃穆人流,轻唱着“风继续吹”,那天全城的白玫瑰几乎都被买光了。
香港民众自发聚集在文华酒店楼下举行烛光追悼活动,含泪合唱《风继续吹》等张国荣经典名曲直到天明
出殡当日,成为香港史上最轰动的葬礼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洛枫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她对本刊记者说,在电台、电视台主宰娱乐的那个年代,张国荣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与他们共同度过许多艰辛的岁月,从籍籍无名,被取消、抹黑和排斥,到一曲扬眉吐气,事业如日方中;从“谭张之争”、激流中隐退,到复出时议论纷纷,然后再领风骚;从性向自白、舞台上颠倒众生,到抑郁成病、自杀身死,他的追随者也恍如与他经历了这风雨骤变的人生。而张国荣的演艺历程,本身就是一部香港流行文化史,其中承载了这个城市的流行音乐与电影由盛转衰的起落。他走红的过程,也是整个香港社会起飞的过程,他去世的时候正好是SARS的最高峰,好像是一代人曾经历过的繁盛年代,也跟着他走了。内地略有不同,似乎是挟着《霸王别姬》的热映,张国荣先作为“演员”,再作为“流行歌手”而风靡。而无论在哪里,张国荣都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偶像,而且成为20年屹立不倒的传奇。
10年过去,下一个张国荣这样的传奇巨星在哪里?潘国灵梳理,进入21世纪,香港的唱片和电影业江河日下,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三大巨星落幕,四大天王退潮,新世代歌手旋转木马登场,偶像开始分众,大浪淘沙后还有广大听众的,大概只有陈奕迅一人。然而与前辈歌星相比,陈奕迅更亲民和平常,偶像走下神坛。林奕华对本刊记者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永不”,因为长出像张国荣那样的一株花,需要上世纪80年代的阳光和水分。而我们现在还在怀念张国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怀念他,来怀念那个时代。
举手投足都是一个明星
“当你见到天上星星,可有想起我?可会记起当年我的脸,曾为你,笑得更比星星多。当你忆起当年往事,你又会如何?可会轻轻凄然叹喟,怀念我,在你心中照耀过……”
当然会想起你,记起你的脸。我会又哭又笑,会永远怀念你!
因为,你是一个绮梦,是一个传奇,是一个永难忘怀的美好记忆。。。
南泽桜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red mission在商场里给哥哥做的诞生祭,有好多路过的人拍照,跟哥哥合影,不少是年龄跟我妈妈差不多甚至跟我外婆差不多大的,纪念墙上放的视频也不少人驻足观看,还有全程录影的。纪念品店里也有好多人在买他的碟
某天去了九记牛腩,因为想和哥哥点一样的,就问了老板张国荣当时吃的什么呀~老板很亲切的告诉我了呀,然后端上来的时候还说 张国荣先生就是这样吃的【我很不矜持的笑了…
走之前那天晚上偶然路过尖沙咀的HMV,发现哥哥的碟直接占了一整面墙啊…明明他生日都过去大半个月了。嗯还经常有路过的人买呀~不愧销量第一哈哈哈
陳懋兒Hannah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會被香港這樣寬容,
如此寵溺一生了。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其一,他后期票房不如以前完全是个伪命题,在他人气最高的时拍的阿飞正传这种质量超高的得奖文艺片票房也过不了千万,巨星云集的东邪西毒票房连同样阵容的东成西就的零头都不到,按答主的逻辑那他从90年初就没有票房号召力了,实际上98年以前他的贺岁片一直都是紧跟双周一成,你如果非要说他并没有什么题材都能搞定的号召力那我承认,不知道答主能不能找出历史上有无视档期无视质量无视题材具有绝对号召力的巨星来让我涨涨见识
其二,对待不同擅长领域的明星,本来就应该由其成就最高项来分析其地位,比如有些因其票房号召力/巅峰人气为巨星,有些因其演技水平/唱功为巨星,香港的环境离我们比较遥远大家都不清楚,那么拿内地的明星举例,如果拿老一辈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比如保国叔道明叔跟小鲜肉比人气,拿歌坛巨匠比如那英韩红跟选秀歌手比粉丝,甚至中生代既走人气路线也攻电影奖项的几位演员比如陈坤黄晓明周迅赵薇,真的能跟小鲜肉pk粉丝狂热度吗?这种比较您不觉得滑稽吗,人气≠知名度≠国民度这是常识
其三,人们对其他巨星仿佛没有多余的要求,而提到他的事业时总会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比较,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他巅峰期确实做到了不合逻辑的既是殿堂级艺术家又是人气最高的超级偶像巨星,二是在所有同时代同地位的巨星中他算是一直相对活跃于一线的(2000成为唯一一个蝉联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十大红人的巨星头名),加上超强话题度(97年出柜后99年香港人票选最佳风吹雨打不散情侣超过半数票拿到头名;林夕说你们以为香港人是包容同性恋么,他们只是喜欢看张国荣;每次出现不管是主角还是打酱油媒体基本看不到别人了),常常使人忽略掉他实际上也已经进入半隐退阶段(热情演唱会之前已经深居简出很久了,01年以后就很难看他演出了,02-03年一共就公开露面过不到10次吧),跟自己最巅峰的艺术成就时期或者人气巅峰时期比,这时的他被称为活着的传奇,地位超然,到去世前都是香港身价最高的歌手和能给影帝中的影帝颁奖的巨星,合照中能坐在赌王和澳门特首中间。还有请搞清楚一件事,一个明星一旦成为殿堂级的巨星之后,无论他还有没有粉丝、多久没有拍新电影,只要他没有完全退出,他的巨星地位是不会动摇的,您可以代入任何一个半隐退的、没狂热粉丝的、还活着的巨星身上试试看这个道理是不是成立,您会不会觉得现在产量很少的发哥巩皇葛大爷过气?
其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张先生自己也不可能做到长期歌坛影坛都在最巅峰,他在这两方面的巅峰期一直是错开的,唯一有交集的ms是96、97年,两者兼顾的结果是大家都看到春光乍泄的一系列戏外花絮了。97年-01年他精力用在音乐、导演、电影三方面上:在音乐上真正进入殿堂级达到了巅峰,千禧跨年晚会压轴独唱,99年到01年拿遍所有香港歌坛和部分大陆歌坛荣誉奖(终身成就奖),热情演唱会至今还是华人最高水平的演唱会之一;从98年开始已经投入很大精力准备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因为完美主义的要求迟迟未能开拍,导演本身就是不可能高产的,需要比演员付出多很多倍的精力,很有可能每部电影的筹划期都在几年以上;在电影方面他一向不太愿意参与一些看不到闪光点的制作,后期几部戏大多是为了支持香港电影事业+鼓励新人导演+实验性的尝试更多主动性(这种自由度是大导演无法提供的)+追求不同类型片种的演技突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质量不错的offer未。如果没有得病,我们很难预料他能否在幕后达到艺术的另一个巅峰,只能遗憾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
最后,从沈殿霞等一些人口中可以听出,他得病后确实给身边人传达了负面的讯息,他们可能也相信了(当然我觉得他身边的人包括亲人都对抑郁症的理解不够)。然而从市场实情分析一下,站在人气不在巅峰的角度,我们从他最后几次公开场合露面时观众和媒体的反应看反而更印证了巨星不需要用人气来衡量,站在电影事业不在巅峰的角度,徐克尔冬升关锦鹏吴宇森等众多导演的采访可以佐证他片约不断分身无暇还有很多大制作因为身体原因推掉了,唯一真正不顺利的应该算导演事业吧,然而这方面还没开始,根本不存在下滑这一说。以上看他自己对自己还能做出客观判断吗?放大一点抑郁症患者对自己能做出客观判断吗?如果能的话还会有抑郁情绪吗?在他没得病的时候,他相信纵有千夫所指,亦有万人宠爱,他说自己在香港可以呼风唤雨;而抑郁症是一种什么病呢:“抑郁症的内心变化是,全盘否定自己。否定过去:经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否定现在: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低,又浑身是病,是家里人的包袱。否定将来:认为前景灰暗,度日如年,对未来充满了绝望、自责、自罪的情绪,以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只有死了才能解脱。”
补充
刚看到一点资料,在2003年《风流无价,灼灼其华》场刊中的一句话:“张国荣得天独厚,大家都说。碰上20世纪末世繁华的香港,成全他在这特定时空内呼风唤雨翻云驾雾写下绝无仅有的精采一页。”和陈凯歌的一段评价“张国荣是香港演艺界百年一放的奇花。他的凋谢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为我们留下了不仅有许多影像,他的芬芳和多情的美,将在许多年后重新被人提起。”不得不说很有前瞻性,想了解他的当年,不妨多看看经历过当年的人的言辞,想了解他对香港人的意义,大概只有当年的香港人才真正懂得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大家喜欢他,他是邻居家小孩有些人看着他成长,他是邻居家大哥有些人跟着他一起长大,他是事业有成的艺术家,有些人拿他当风向标,他是温暖人心的陌生人,偶遇个孕妇他都要热心帮忙。他的歌风靡大街小巷,你不用学也会唱。他的电影是票房的保证,暑期档圣诞节贺岁档,总能看到他。
他还是热心公益的人,平时参加很多很多慈善节目,甚至在自己演唱会上也要宣传。
他有个固定的爱人,他们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媒体们长枪短炮盯着看着却从不过没有拍到他们感情有丝毫的问题。
后来,他去世了,一个温暖可爱唱得跳得演得的人,一个陪我们长大却没有陪我们变老的人去了。
MAXANGEL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评论区有数个对此报道的补充回答,有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也感谢几位对此的补全,谢谢。
感谢暮色染华在评论区补充了更详细内容。
Bobby Wing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Leslie荣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林清雨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因为他很亲民,没有把自己当做特殊的人。
一个很善良,会顾及每一个人感受的人。
“我人生第一次采访是98年在花园饭店,因《红色恋人》访张国荣。鼓足勇气举手问:你会为爱而死吗?全场哄笑。我脸刷的红了。哥哥说:你问的好,但电影是电影,人生是人生。群访结束,他特地走到我身边说:不要在乎他们的笑声,你问了今天最好的那个问题。”
这段话是很多荣迷都见过的一段话,是一个记者金娜说的。
一个乐于提携后辈的人。
哥哥提携的后辈非常之多,例如陈奕迅、王力宏、黎明、林志玲、古天乐、古巨基等等。
哥哥的优点与影响力远远不止上面我提到的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港人心中,他是一个传奇级人物,又是一个人品与人缘也极好的人。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怀陶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一只猫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方七7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阿言岩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当时非典,香港是疫区,好多人戴着口罩去参加葬礼。
看葬礼视频时,注意到有个女孩子,带着哭腔对唐先生喊道,唐唐保重啊。
都很宠他的
洛洛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装成小猫的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董大侠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飞猪东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但他确实又是无可非议的大明星,曾经在八十年代红极一时,无论是唱歌还是电影,人们对他都很熟悉。他拥有帅气的脸庞,亲切的眼神,每次演唱会都会让歌迷们激动不已。
另外,由于他某些方面的特殊性,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他有偏见,但其实并不影响他在大家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大家也很尊重他,依然那么爱他。可惜,哥哥走不出自己给自己的阴影,在抑郁中离开了我们。这是大家心目中永远的痛,同时也使得哥哥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传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