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是否存在同国内有利网类似的P2P贷款公司?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美国市场是否存在同国内有利网类似的P2P贷款公司?

如同很多其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都会有一个模板的存在,请问有利网是否在美国有模板?美国市场有现在有几家P2P贷款公司?是否有已经IPO的?可否将有利网与美国的同行进行比较一下?
已邀请:

刘雁南 白米Ⅰ级

赞同来自:

谢谢邀请

  在美国,现在最知名的P2P公司是Prosper和LendingClub,这两个都是在美国很成功的P2P平台。

  Prosper成立在前面,但是2008年被州政府勒令停止了一段时间,等到09年再开的时候元气已经大伤,现在的规模约是LendingClub的一半。LendingClub现在累计完成的交易金额约为24亿美元,今年早些时候接受了Google1.5亿美元的投资并计划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

  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有可持续性,一个行业是否有发展力的最大检验是行业是否有领先企业成功上市获得资本市场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说LendingClub已经快上市了,算是得到了市场的验证。LendingClub上市的主承销商是摩根大通,它们给LendingClub定的上市“股票故事”为“ANewAssetClass”–一个新的资产类型。即在LendingClub上以债权形式交易的证券是有别于股票、各种优先、劣后的企业债、可转债等常见金融产品之外的另一种资产类型–个人债。关于这一点,央行的周小川行长在昨天发表的讲话中也提到,健康的金融市场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产品支持,所谓的多层次即是根据投资人的不同喜好、借款人的不同融资需求而设计出的不同资产类型,所有的金融创新–MBS,CDO,CDS,无不是这样设计出来的。所以说如果明年LendingClub上市成功、美国投资者接受新资产类型的概念,那么意味着P2P债权至少在美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主流金融产品。

  在讨论本土P2P借贷网站前景如何之前,我想先分析下在美国Prosper和LendingClub面对的市场环境。美国的个人信贷市场及Prosper和LendingClub的运营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美国是过的信贷的国家,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即是由于本不该借到钱的人从金融体系借到了钱–换个方式理解就是美国但凡银行认为可以借钱的客户都基本借到了钱,也就是说Prosper和LendingClub上的借款用户是基本上是“次级中的次级”–在非常宽松的借贷环境下仍然信用不足的人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早已完成,对个人的无抵押借款的利率高达15-25%(一旦逾期违约率更高),甚至信用卡的APR都达到18%。而在P2P平台上的借款利率则只有11%(3年期的借款)和14%(5年期的借款),所以P2P平台的贷款产品对想借钱的人来说更有优势。正如大家看了上面可能预计到的,美国P2P超过70%的借款用途都是DebtConsolidation,即在P2P平台上借一笔低息的钱,把所有透支的信用卡额度都还清。。。看来,在钱面前美国人民也不笨啊

  美国的小微、个人贷款其实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通过FICO评分、征信局数据,以WellsFargo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对小企业和个人的风险定价已经做得非常科学。可是美国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地广人稀啊。。。所以银行再牛也不可能到每个县市都开网点,对想借钱的人的开发迫切需要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选择,而嫁接网络的P2P平台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无抵押、无担保而且又在网上完成借贷,可是受惠于诚实守信的美国人民及美国良好的社会征信服务,P2P平台上的违约率基本可以接受。在P2P平台上投资理财的人发现他们的回报还是正的,而且比美国经过了N轮QE后的利息那是高的多啦。。。(例如LendingClub2011年的综合违约率是3.9%,而出借人的综合收益是7.83%,所以还是有的赚的。。。)

  美国是过度消费而又金融发达的国家–过度消费意味着居民没有什么钱用来在P2P平台上投资;金融发达意味着美国居民有相当多的投资渠道,不用只看P2P一个

  综上所述–美国P2P发展的环境并不好–居民存款不多、借钱的人资信水平较差且目的单一、银行本身的个人信贷服务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而P2P在中国的环境完全不同:

  首先,中国的居民存款数量庞大–据说达到了49万亿元,发展P2P的网上资金基础雄厚。其次,不同于利率市场化的美国,中国的个人、小微企业信贷由于银行成本-收益的考量而一直没有做起来,面对4800万求贷无门的小微企业和上亿的个人,P2P在借款端的刚性需求比美国强了许多倍。所以,P2P在中国的发展土壤是非常好的,这也是为什么据说从事P2P业务的公司据说到达了千家的原因。可是,正是由于中国、美国的P2P土壤的不同,本土的P2P前景取决于不同P2P公司采取的模式。

  所谓P2P,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小额借款需求的人,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人。所以P2P的本质拆成两半就是一个理财平台加上一个小额贷款平台。看清楚了本质,让我们来对比一下P2P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土壤:




  看了上面的对比,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借款端,由于线上审批机制不成熟(无法分别材料真假,无法实地考核征信,无法直观判断经营情况,无法贷后催收管理)、线下潜在的贷款客户的小微企业、个人非常集中(北京就有2,000万人。。。)且线下审核人员成本不高、有资金需求,而又还的起钱的人都在线下,他们既没有习惯也没有意愿在网上借钱,所以P2P的风险控制如果要做好那么信用审核、贷后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应该放在线下。可是P2P公司如果深度的介入交易,自己完成审核、征信、放款又有非常大的法律风险,为政策所不允许。

  而在出借端(投资人端),由于市场教育不够,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中国的投资人还没有养成承担风险的习惯,所以“本金担保”是P2P绕不过去的槛。不担保吧,投资人不会来,担保吧P2P公司又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本金。所以,与担保公司合作、转移风险似乎成为了唯一的解决之道,而且这个担保机构的担保必须是有效力的,即收益可以覆盖风险,杠杆不能过高。

  综合考虑了这两点,我认为在国内专注于线上理财并与线下小额贷款机构产业合作方式的P2P机构(“O2O模式”)有很大成功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其他P2P商业模式中只收3-5%的平台费,却要担保100%的本金风险在逻辑上就不合理。3-5%的缓冲抗风险的能力太差,每笔贷款的收益不能覆盖风险,商业模式没有可持续性。而O2O模式的P2P公司在线上仅仅面对理财人,在线下对接有牌照的小额贷款机构,由小额贷款机构遍布全国的渠道完成对借款人的开发、审核和担保工作,利用线下小贷机构的高利差完成担保,从而确保投资人获益。既遵守了中国现阶段信用考察只有在线下实地才靠谱的国情,又利用互联网的低成本把收益还给了投资人,商业模式清晰且可持续,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以O2O模式运营的P2P公司主要有有利网、陆金所、开鑫贷三家机构,

  说了那么多,大概总结一下我的看法–以欧美经验来看,P2P并不是昙花一现的,而是在整个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大浪潮之下对既有金融系统的一个补充。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在这个大环境下,P2P在中国的发展比之欧美有更大的机遇。

  谢谢。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软文也要适可而止吧,软多了小心惹人反感最终搞出一堆黑子,到时候得不偿失

张驰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美国是老祖宗啦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得多少广告费啊。。。

范羽绮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等待神回复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求不软!我要路人转黑了!黑转黑嘴!!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