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已经渐入寒冬,银行基层从业人员该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如何转行?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中国银行业已经渐入寒冬,银行基层从业人员该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如何转行?

利率市场化、融资渠道不断丰富、竞争加剧、经济下行导致不良贷款上升,以上种种因素,每个银行从业人员应该都感到了一丝寒意,背景:基层员工(市分行层面的法人客户经理),业内干了五年,仅仅考了CFP,有两年多对公经验。
已邀请:

三日可成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曾是一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分行对公客户经理,四个月前辞职跳出银行,现在为融资性担保公司项目经理,所在公司兼营资产管理业务及创业投资业务,看到题目有感而发,仅代表个人观点。

跳出银行,说后悔的确是后悔,所在银行在业内待遇方面属中上,当然压力也是在业内数一数二的,但终归而言银行还是一个好的工作单位。说不后悔也是不后悔,毕竟已然跳出来了,心态还是要调整。

随着经济下行,这一两年银行业普遍待遇下调,不良率上升。居于经济形势,银行对授信条件的要求不断上升,且业务倾向于大型国企、大型民营企业以及小微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多持谨慎态度。而这也给客户经理造成了巨大的业绩压力,同时随着银行轻资产经营模式的转变,银行向新兴业务大力发展,如投行及同业,而这样也带来了对创利、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的业绩考核指标上涨,无形之中等于变相地降低客户经理的工资收入。
所以很多客户经理寒了心,再加银行对行业限制越来越多,授信越来越难批,身边同事出不良后的下场,让人拓展业务时心惊胆战,就总觉得在银行越来越没有意思。

但一旦你跳出来了,你会发现经济下行期对银行的影响还不算太大,外面所受的影响才是真的大,将面临比银行更难熬的现状。
金融行业本身经营的就是风险,收益越高自然风险越大,也许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的兴起,银行业务也受到市面上其他各种渠道、通道的挑战,也许储蓄存款及公司存款会出现大量的流出,让人开始向往其他金融行业,如券商、投行、信托、基金、资管、配资、孵化器、风投、创投、创客、新三板、期货、现货、保险、担保、保理、融资租赁、咨询、财富管理、P2P、众筹(这么多的概念也许有重复,还请指正),甚至会计事务所等。
但,这些行业目前真的好的不得了?

一般企业首选的融资渠道就是银行,所以要意识到信托、资管、基金、担保等投融资渠道基本是挑银行剩下的骨头在啃,真的好啃吗?当在银行习惯了中大型客户之后,面临一堆充满各种槽点的企业,你是否还能淡定?可打听一下信托及基金目前的现状,一个尿性,甚至因为不良而焦头烂额。
至于股权投资及其他行业,抱歉,银行出来,没有一定的行员级别、客户资源及行业经验也许就代表从头开始,你愿意吗?
另外,以上这些行业,多数还是绕不开银行,银行再怎样,总能分到一羹粥,甚者银行话语权依然较高。

所以在经济下行期以及目前银行业严酷的现状下,在银行要沉得住气,重点在于业务储备,如客户资源以及业务知识储备,还有新兴业务的学习和历练,谨慎而行,不求业务猛增,但求不出不良,接下来就是熬了,每个人之间拼的就是耐力了,谁熬过去了谁就赢了,熬过了冬天,春天还是会来。当然若有其他隐情,或逼不得已的原因,建议还是在银行待着。
除了那些人往高处走的,在银行熬不住跳出来的人,多数(注意我讲的是多数)还是离不开寒冬,还是要面临继续熬的窘状,而春天来的时候,再想回到银行,就没那么容易了!不要生活过得像围城那样,各种后悔,却又将自己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总归一个字——熬!

当然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恳求指正,但请轻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一个字,转!
警告:请谨慎阅读本文,因为可能大概也许会让你主动辞职,嘿嘿
至于为什么转,怎么转?且听我慢慢道来!
就像当你在内心问你还爱你的妻子吗一样,当你内心产生这种疑问的时候,其实相当大的可能是已经不爱了,同理,当你开始对银行这个行业,这个岗位产生动摇的时候,八成你已经厌倦了这份工作,不用怀疑,你干够了!为这无休无止的任务,为这永无尽头的加班,为这操蛋的体制,为这微薄的工资,为永无出头的机会,为这所有所浪费的一切青春,一切时间!
身边全是银行从业者,到现在有很多都转行了,经常凑到一起聚聚,每次问他们从银行辞职后悔吗?大多数人很坚定的说不后悔,还有一部分人说后悔,后悔没有早辞职。。。
可能有人说老油你凭什么这么说?你干过吗?干过什么职位?嘿嘿,不吹不夸,老油山东985金融专业毕业,进入国有银行,对私柜员、对公柜员、零售客户经理、对公信贷经理一步步走过,因领导赏识带我跳槽至全国性商业银行,到支行任业务部门负责人,主管零售及对公信贷,从业七年任支行业务副行长,从业八年跳槽自己单干了,到这里,可能好大一堆人会喷,老油你丫吹牛比呢,副行长你不干了?吹不吹牛比你们后面慢慢看,可能有点长,请多点耐心,看完之后可能会打消你的疑虑,打开你的思维视界,找到一条新的前进方向,进而成为高富帅,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呃,楼歪了。。。扶正!
接着上面说,对,就是不干了,不是跳槽了,没跳券商没跳担保公司基金公司跟银行沾边的行当,为什么?干够了!没完没了的应酬,没完没了的加班开会,到头来你会发现你没有时间陪家人,陪孩子,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头来你会发现你把整个青春献给了银行,他还给你的只是更多的任务,既然看到这篇文章的可能大多数都是金融从业者或者对银行感兴趣的朋友,那我就用银行写授信报告的方式来回答你们,为什么跳,为什么转行
1、行业风险
我不跟你们从什么宏观经济,全球银行大裁员,战略转型,经济下行,产能过剩这些方面来说,又不是写论文也不是写报告,咱来点实际的,通俗易懂的,就讲身边能看见的小事来说:
首先,互联网金融兴起并大大的发展了起来,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余额宝、陆金所、投资公司大大的顶替了银行理财及存款,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把银行信用卡业务分流,借呗、微粒贷开始顶替银行传统小额贷款,就连王健林都不做房地产准备进军金融行业,没错,就是万达会员卡-飞凡卡,预计2020能发卡5亿张,可以存款,可以贷款,可以积分,可以打折,可以参与商家活动,不知道的自行百度,而且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人家审核简单!操作简单!放款迅速!拿银行最优秀的对私信贷经理比比,你一天能放几笔贷款?前期工作准备多长时间?人家程序一上线,大数据一分析,找几个人维护下,秒贷秒还!
再者2017年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共同成了一家全平台征信查询公司,这个新闻出来了,我就觉得银行工作不好干了,最起码底层零售信贷经理小心了,基于全平台的征信大数据马上出炉,以后银行也将参考这个数据来给个人进行信用打分,而且是跨平台全国性的,两个字,权威!那么是否可以想象一下,以后在银行APP中是不是也会像芝麻信用一样来对客户进行打分,然后APP上秒贷秒还,那么问题来了,还要你,有什么用?你会说我会控制风险啊,对不起,以后征信全国大联网,征信不好,你住不了旅店,买不了车票,坐不了飞机,甚至注册不了APP,手机号都实名认证了,微信都手机绑定了,没有几个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还钱的,真不还的,要你也没用!可能我说话太实在了,说到某些人的痛处请见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不早作打算,你就会面临唯一的结局:人过30,步入中年,被辞退!!!
现在国家放开民间资本申办银行,网商银行,等等都进一步加速了银行行业间竞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扩大规模,为了上市,逐渐转向县级市市场,目前全国百强县就我所知,一个50万人口的县级市能达到20家银行的程度,竞争如何激烈,你又如何能保证在其中不被大浪拍死?
我这只是拿大环境来分析下,后面还有很多风险,至于如何转行,怎么转,后面会慢慢说道。。。
纯手打原创,如一一列举字数太多,时间不够,如果大家有兴趣继续听下去,请点赞给个收藏,你们的点赞就是我更下去的最大动力!
本文均为老油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胡明威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银行不是不行了,而是以前太行了,现在稍微有点波折,大家就觉得不行了。
.
村里有几个大户,最阔气的叫金大户,家中良田千顷,长工百人,过去十几年赶上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粮食产量年年攀升,增长均在30%左右。
村里的其他几家大户,产量也不错,但加起来也比不上金大户。
这么多年以来,金大户家的长工每个月拿十块大洋,其他大户家收成不如,长工们只能拿五块。
可是这两三年,闹了灾荒,大家收成都不好。
金大户底子厚、田亩肥、管理好,没怎么辞退长工,把薪水降成了九块。其他大户家,辞退了一部分长工,留下的人薪水降成了三、四块。
村里人都盯着金大户,说金大户家不行了。金大户家的长工也觉得收入降了,活难干了。其实大家都不行了,金大户家情况还好一些,只不过金大户体量大,长工多,阔惯了,偶尔一紧裤腰带,就成了大家的话题。

.
这么多造成银行寒意的原因里,最根本的就是经济下行。估计在内地做对公的都能感受到,实体经济确实不行了。而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银行不行反映的是整体经济的不行,是其他行业的萎靡甚至衰亡。
数落数落现在还差不多的行业,力量还太弱小,带不动大盘子。还有实力的就是房地产,不过去年以来也只在一线城市和周边兴风作浪,二三线城市都快指望农民工进城消化库存了。万科上半年销售过两千亿,恒大今年目标超三千六百亿,但是他们的盘有几个是在二三四线城市呢?(房地产的槽,我吐三天都吐不完,有机会新开贴再说。)
现在中国经济的活力就在北上深,在这些城市的少数行业的。结构调整的代价是巨大的,像山西这样的省份,再怎么招商引资也不会有机会了,煤炭、钢铁只可能留下主动转型的一小部分。
经济下行、结构调整的代价谁来承担,一是政府,其次就是银行,特别是赚钱不要命,见好不收的银行。这两年这么多的不良给了银行一个教训,希望这批银行家过了这波之后能够常常忆起今天的痛。

.
结构调整的机会也确然存在。
从趋势上来讲,就像一朋友说的,现在进券商是个好时机,虽然工资少点,但是现在只有三千点,人要有点理想的,要相信早晚有一天会重回六千点甚至冲上万点。
现在的局势对银行来说也是个低点,一方面可以趁机做一下调整,把产能过剩淘汰出去,把脂肪减下去,在夏天露出腹肌,在冬天的时候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捕猎。
另一方面,现在银行不行的部分大都位于内地新兴产业发展不好的地方,还体现在传统公司信贷业务萎缩。新陈代谢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也是如此,北上深的高科技、生物、文化产业,始终存在着取之不尽的机会,新兴产业越来越有钱,投资机构更是肥的流油,资本市场机会频频,走出去、走回来的企业数不胜数,一些之前商行想都不敢想的大单频频出现,这一类机会做一笔可以吃一年。
.
领导告诫我,只提问题,不提解决措施,是耍流氓!我的观点始终是,总的来说,银行未来的方向无非两个:一是零售业务,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牛逼以后,中低端客群实现批量经营,越来越有钱的居民部门将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二是投行与金融市场业务,商行投行化已经是个老话题,现在的问题是商行可以培育出投行的能力,但尚不具备投行的机制,长此以往,对商行对员工都是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归根结底,银行发展成什么样子,还得看中国经济发展成什么样子。相对而言,融资脱媒、利率下行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没那么大。

呵呵 白米Ⅰ级

赞同来自:

其实说实话,无论银行业是否进入寒冬,银行基层网点的员工都很难干。

经济好的时候,基层网点员工要搞“旺季大营销”,周末还要加班加点干,但是工资却没多拿多少。

经济差的时候,基层网点那些挣钱的业务就少了,周末也不用出去营销了,但是对个人业绩的考核更严了,东边缺的西边来补,员工得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去拉业务了。

再说银行业进入寒冬,其实离开银行业,你会发现外界已经进入冰河时代了,银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银行业都下滑了,外界行业下滑的更快。

所以从银行业跳槽出去的,基本上还是在金融行业内部换工作,很少有跳出金融行业去做别的工作的,一般都是跳到别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至于银行基层员工应该怎么办,上个星期我陪同领导去基层网点检查工作,和网点主任聊了一会,满满都是负能量啊。

我们行现在给基层网点下发的营销任务,光是产品就有四十多种,还都有考核指标,基本上每个月都完不成,那就只有扣工资了,此外还有其他各项任务指标,这个网点主任告诉我已经快得抑郁症了。

柜台上还有一些老员工,头发都花白了还在坐柜台,看着真令人心寒。

所以各位在银行基层网点的,趁年轻多学习、多考证,CFA、CPA、FRM,考上了以后跳槽都方便,在网点一直待着只能是消耗,你的专业技能很难得到提升。

早走为妙,远离柜台。

顾剑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个人感觉,如果你不是高层而且已经在银行混的时间不短,辞职前务必考虑好。

1、认清自己的位置。银行本身去能力化,不见得你有能力就一定能混起来或者说你的能力不见得是在这个体系内混起来所必须具有的。但是混到一定层级后,所拥有的人脉和能够调动的资源很大。很多情况下,跳槽的时候新东家看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你所能调动的资源,一个小兵是没猎头在意你的,而有句老话叫上赶的不是买卖,你确定自己跳槽出去不会浪费自己之前花费的时间么?自己创业道理一致,不再赘述。

2、认清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四个字:主导地位。这个是国内金融抑制的体系导致的定位,单个银行在银行业中不垄断,但是银行业垄断了金融流通中合法渠道的话语权。国家有打破这种情况的想法,比如前阵子的金融管制放松,为的是打破企业融资渠道只有银行的单一模式,然而放松的结果是融资渠道没创新,影子银行高利贷从地下转到明处,p2p各种跑路绝大多数只能被称为非法集资,稍微有点想象空间的互联网企业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在收益覆盖风险的前提下来了个年化18%,最后场外配资和击穿监管搞出一次漂亮的股灾收尾。而目前对这次金融管制放松的报复性反弹已经到来,近几年银行地位应该还是不会动摇,至少需要熬过这段时间再说。

3、认清楚银行目前寒冬的原因和程度。由于银行业本身的垄断性地位和单个银行在银行业中的竞争,造成了对好企业的无限制追捧,也就是你所说的竞争压力大。然而银行毕竟是可以有挑选余地的,你在这个体系内所感受到的其实只是漏进来的风雨,真的出了门所感受到的狂风暴雨就不是站在屋里看屋外那么简单了。

4、认清银行目前自身改变的趋势。这个其实更多的体现在各家银行的分化以及整体的转型上。前面说了近几年银行地位应该还是不会动摇,然而并不代表永远不会动摇,国家也在引导银行逐渐适应而不是突然放开导致金融动荡,你所说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引导的手段之一。从被动负债转变到主动负债、批发业务利差缩小而转向重视零售业务等都是被引导的方向,不跳槽的话这些都可以考虑个人的转型。

5、跳槽不是目的,个人的未来从业方向才是需要决定的。想明白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体制,自己是更喜欢闯荡还是求安稳,自己的家庭情况是否允许能够拼搏,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适合在其他环境发展,都考虑好了再做决定,毕竟银行出去了再进去没那么简单。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代表不能出去闯,只是你上班5年本就是个尴尬的岁数,行内发展还需要几年时间提拔期(既然想跳槽我默认你不是特别强力的人士),家庭应该是刚结婚或者尚未结婚,人脉和资源的积累还不够深厚,银行里学习的东西在非银行行业中能用到的也不多,出去和新人能比较的就是你的职业感,最好多发展几年再出去,毕竟你不是资本,你的未来升值潜力要比资本大,资本现在可以趁着经济不行出去抄底,你不能。

温酒 白米Ⅰ级

赞同来自:

所有行业的基层都进入了寒冬,
又不是只有银行业。

70后天之骄子霸着好位子雷打不动,
80后行业混子见肉就吃绝不测漏,
90后毕业姗姗来迟只剩残渣,

去哪找新的蛋糕给你分
去哪找新的蛋糕给你分
你到是说说,去哪找新的蛋糕给你分?

还转行……不管拉不拉屎,你先保住自己的坑位再谈别的比较好啊。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虽说我是个知乎的职业银行黑,但是我不会刻意的去唱衰中国银行业,即便到现在。
说实话,在寒冬之前银行业的情况,我甚至不想用春天这个词,因为整个行业充斥着的是非理性繁荣。光景好的时候,绩效奖金瞎比发,支行发、分行发、省行发、总行发,各种没有缘由的奖金入账短信开始轰炸手机,连分行新行长上任都一人发了几千块的不知道什么钱。奖金发的没头没脑,员工们拿的也毫不含糊,莫论一叠叠的面值五百到两千不等的购物中心的消费卡了。但是那个时候有人扪心自问过这些钱拿的是否言正名顺,自己是否配得上这样的收入吗?这背后讳莫如深的是,各个支行大佬在充当着资金掮客,年入七位数,对公账户资料从不整改,留下一堆历史遗留问题,从基层到楼上,授信业务的猫腻更是不用说了。
所以到了现在,吃肉的时候贪得无厌,吃屎的时候连热乎的都吃不上了。不良积压,账户整改不力,承兑无法兑付,一系列问题积攒到一起不出事情才怪,所以现在把业绩放到次位,整改合规才是重中之重,不下大刀阔斧,有些问题就永远如同电脑磁盘里面的坏道和冗余数据无法消弭。
所以收入跳水是理所当然的,前些年一个柜员一年还能拿个十几万,当现在支行分管个人金融的行长和我们透底他14年一年就拿了17万的时候我差点没笑岔气。待遇起起落落,其实总会趋向于一个合理价,我认为我们的收入也许不会恢复到前几年狂飙突进的水平,但是也会比现在殷实。
在国内这种体制和国情下,银行业再冬天也不大会冷死人,相比商海血腥激烈的丛林法则,银行员工多数更像是圈养的,现在饲主喂得不如以前多了,膘贴不起来了,但是也没饿着瘦着不是?在经济大环境下行的情况下,不同的银行的对策策略是不同的,有的合规整改,属于银行自身净化。清楚历史遗留问题,使运营更加合规,至少我觉得我们这里诸多的潜规则不再适用,金融风险的睨墙也扼杀在摇篮里,个人认为,在阵痛期过后,合规经营后的银行面貌谈不上焕然一新,但是不会像现在一样捅一堆篓子。
而一些城商银行和地头蛇性质的农商行,背后多有当地政府和实力企业的影子,抱团取暖再合适不过了,批量发卡,信用卡提额,刺激消费,小微贷、卡分期刷起来,它们的盘子异常牢固,想进来分蛋糕相当困难,这个月人民医院的2亿的授信项目,我们只抢到了五千万。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很多银行的领导不知道是深谋远虑还是脑门一拍,也捣鼓出类似于支付宝一样的平台。虽然界面丑陋、图形工口、代码混乱、体验奇葩、营销推广如同摆地摊,入驻商户只有两家就敢上线投入运营,但是至少这帮领导是有这个心了。伴随着网点智能化,配合这些个手机应用,这些银行也能找准切入点,大搞社区金融,基本上就是手机客户端上交交水电费、周边优惠商户享受优惠啥的,虽然我觉得没啥竞争力,但终归,聊胜于无吧。
言归正传,银行业是比以前落魄了,想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务必要考虑身在银行时专业能力荒废化与职业认同感的问题。如果你想跳槽去别的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容易的,就看自己可以带给新主多少资源了。如果对银行没啥认同感,想彻底转行,如果还年轻,单身,没啥阻力,我认为提前三个月进行阶段性恢复是很有必要的,把自己在学生时代的专业知识技能温习一遍,读个在职或者全日制研究生弃号重练,回炉洗点也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如果年纪大了,我是说超过30岁,有家室有事业的,我建议还是观望为主。

题主是同行前辈,见识、眼界、层次应该都高于我,所以我纸上谈兵,前辈姑妄观之!

H Howard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寒冬期,就是冬眠期,就不要东跑西跑,离开银行,更加寒冷。
抓紧时间,多学习,多储备能量吧,等开春了,撸起袖子再猛干吧。
…更多文章请到信贷风控手记-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H-Howard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第一次回答,因为从银行辞职出来刚好一年,所以很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
考虑是否从银行跳槽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银行业未来如何、发展怎么样。
一个成年人做任何一个选择和决定,原则都应该是哪一个选项对自己最有利。
应该问自己的是:1.你现在能有什么选择 2.每个选择各自的利弊 3.你自己最看重最需要的是什么 4.你是否能承担选择所带来的风险
从银行跳槽出来时差半年满26岁,我跳槽出来这一年,考过了CPA专业阶段,从券商专做营销的分公司调入总部承做的投行团队。看起来一切正在步入正轨,看起来也收获很多。但相比当初在银行时,心理压力明显要大很多。总会觉得自己一旦掉以轻心就会被淘汰。所以,总是主动地让学习和工作挤占生活。也会有抱怨和想不通,但是这是自己的选择,而且现在工作带来的成长和持续积累带来的一技之长才是我对于一份工作而言最看重的东西。所以每次压力大、每次有不满,我就会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标。
银行未来会怎么样?虽然我已经从银行出来,但我也不会一味地说银行坏话。银行未来几十年仍然是金融业的主导,不管是银行业的体量、规模,还是银行业所占有的资源,都仍然会稳坐金融业老大的位置。但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关系、没有资源的基层员工,这一切与你何干?银行快速发展得10年,得益于这个行业的扩张,这个过程中会设立很多机构、出现更多领导岗位,因此也有很多人在这十年的银行业中实现了屌丝逆袭。但今非昔比,银行如今要转型、要奋力保持住原有的蛋糕,你们想一想,你们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需要付出的是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呢?
一个人的命运是时代的缩影。银行再也不会有过去10年的黄金时代。在银行的艰难时期,没背景、没资源的人逆袭而上的概率微乎其微。
我之蜜糖,人之砒霜。也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要奋勇向前。银行业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你拥有的资本是什么、你看重的是什么、你能够选择的是什么?想明白了这些,你才能去问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以上。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本人在香港从事金融相关工作,14年到15年目睹了众多内地人士到香港来做离岸资产保障,利用美金资产来对冲人民币资产风险。在8月份人民币汇率暴跌的现实背景下,那些提前做好离岸美元外汇储备的人,我觉得他们行为非常明知且具有前瞻性。我的一位客户就是招商银行的经理,他已经号召了不少他的同事前往香港做资产保障。以我在香港的视角,我想我能为这个问题做出一点建议
首先,题主问的是银行从业人员如何做好银行业寒冬的准备。其实任何人,在都需要为自身的生活作出合理保障性规划,不仅仅是对职业环境的改变做准备,所需要做的保障比如
财富保障:稳定性收益的保障理财产品,养老金
人身保障:重疾险,意外险,社保
职业保障:不断学习,增强自身工作技能
而银行从业人员和公务员等类似职业都能提供稳固的上述人身保障和财富保障,所以普通人对这些职业才趋之若鹜。当这些工作职业进入寒冬时,我们就该自己备粮过冬,提前做好那三项保障。
我想主要讲一下第一个财富保障
财富保障:当内地整个金融业萧条的情况下,首先要对冲人民币资产风险。近期人民币汇率的下跌,股票的走低,中小企业难以维持的各种事实,很明白的告诉你,大量拥有人民币资产,在未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就近去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做离岸外汇储备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全球范围投资,合理配置个人资产。题主在内地银行工作,应该了解内地根本没有好到投资渠道,之前有房产这个强心剂支撑,而现在连银行自己都找不到靠谱的投资项目。

不是有钱人才理财,是你有钱就需要理财。


当自己还具备稳定收入能力时,预先选择优秀的理财项目做好个人养老金和储备一部分失业应急资金十分必要,在香港一般5年就可以完成储备。现在个人有外汇管制限制,每人只可携带5万美金出境。做外汇储备可以选择投保香港美金保单,走银联通道不会受额度限制,安全且有保障,具有稳定收益,其资产保障性超过持有内地房产。
另外,香港保单现金价值取用也比较方便,第六年开始便可以开始提取红利至终身,但不建议过早提取会影响未来收益。可根据资金用途,选择不同的收益能力保单,比如后期收益高作为养老金,前期收益高的作为失业应急金。
人身保障:不建议做太高保额的长期个人重疾险和意外险,保额做到个人现在收入水平的3倍即可或更低水平,即保证自身如若出现重疾能维持3年内生活不受改变。因为题主对银行未来工作预期看低,所以投保过高额度的个人重疾险会带来经济压力。
工作保障:不断学习提升,使自己在现有岗位上保持竞争力和保持自身不幸失业或辞职时有能力快速再度工作。因为本人对银行工作所需知识不甚了解,就不便多做建议。
就像其他知友回答的寒冬就不要东跑西跑,离开银行,只会更加寒冷。做好现有工作,保持稳定收入,做好上述个人保障,遇上再大的风险或者寒冷的冬季你也可以安然度过

公子无名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危机”总归要分开看,既然有“危”,则必然伴随着“机”。
不良贷款骤升,是不是意味着核销不良资产的专业人士需求增加了?你够格吗?
利率市场化来了,是不是意味着市场风险量化控制人员需求增加了?你够格吗?
实业不好做了,你能大浪淘沙,在里面选出优质企业放贷吗?够格吗?
我的感觉,底层普通员工人员剩余而业务精尖人才又奇缺。问题来了先别想着逃避,仔细想想,有什么机会。
寒冷的冬天,屋子里外还是有温差的,而且,一旦通暖气,还是屋子里暖和。
以上。

胡锦超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不是寒冬,是转型升级。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机会。至少像题主这样寻思转行的人腾出空来,别人就有机会了。你看,去网商的去微众的去p2p的银行高管,他们不走,下面的人升不上去。

像题主这样觉得一个行业寒冬了就想跳出去的,很有可能一直赶在行业的寒冬。这种感觉就好比听牌单钓将,总觉得手里这张钓不到,想换一个,结果给别人点炮了。

路人丙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十八线国有银行柜员。干了三年只有个AFP。前些天看到言论说处在寒冬行业要么去象牙塔里躲一躲,要么去朝阳行业试一试,要么就熬着,自己还得不断进步。
从刚进行开始,一年年福利递减,招收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业务拓展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我们一个人能当三个人用。忙的要死还不容易挣钱。我有时候都想我工作是为了糊口还是为了拼命呢。
当然我的见识只是最底层员工的level,没了这个工作,我除了会微笑服务,还真没练就其他技能。早跳槽应该比耗到三十岁好吧?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首先,不是银行业的寒冬;是全行业的寒冬。如果你觉得银行业萧条的话,别的行业不会好到哪里去。其次,瘦死骆驼比马大,银行再萧条还是能保你温饱,熬过这一轮萧条,储备力量,就有翻身的机会。再者,寒冬时期,不是跳槽的好时候;银行要跳信托,券商很容易;但是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要跳银行就难了。要卖,也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对吧?最后,越是寒冬,越要抱好大腿,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政府真正拿出真金白银救过的行业也就两个,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银行业。以上拙见,供参考。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觉得银行是一个非常狭隘的行业。
我时常问自己,我有没有一技之长,答案是没有。
银行基层人员不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即没有一手除银行业之外就对的上口的技能,时常感觉自己失业了就找不到工作了,所以,且做且珍惜。

高小入队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话虽不错,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冬季有多么漫长,在挺过漫长冬季之前,有些人或许已经等不到明媚的春光了。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在冬季生存的技巧。以你来说,可能最紧要的,是把握好风险控制与完成业绩指标的平衡。中国银行业,其实全球的银行业都处于转型期,银行员工也处于转型过程中,转型完成后,有些会成功,有些会失败。直接融资将取代间接融资成为金融业发展趋势,中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做间接融资,近些年也在介入金融市场相关的直接融资业务,但远远不够专业化(全能银行是个不切实际的命题)。很难说清在银行工作好还是跳出银行好,关键在于你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对服务机构的认可、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根本上取决于你到底想要什么。是为建议,供参考。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tm一定要熬到开春。。

胡超武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地方性的农商行。
体制内的这种地方,只要不是被抓进去,基本上都是只进不出的,薪水还是非常好的。
怎么说,这是一个拼关系的地方,也就是拼资源的地方。像自己这样的小柜员还是得等待,不管如何,只是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得起一平米的房子。
突然觉得自己好励志,完完全全靠自己和女朋友买房呀。自己和女友攒钱要把房买了。一个小三线城市,均价8000呀。
寒冬来了,但还得努力,跳出这里……
其实,不喜欢这里…
为了生存,还得坚持,迟早,还是要离开…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别辞职,除了躲到体制内,否则现在出去,哪里都是寒冬。
看看今年公考和考研人数,就知道这不是银行的问题,这是全行业的问题……

明洋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银行以前挣钱太容易了没办法。。。
国内银行国营体制很严重,很多银行守着全国最好的资源干出最傻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让他们转型也困难。
一次和某位股份制银行领导聊天,他说的一句话特别有代表性,国内银行的领导都是国家任命的,干几年就走人,只要不出事,一年年薪能保住还有不少利益相关的收入,所以叫他们创新也好改革也好十分的困难。其实如果银行可以从小规模的实验范围做起,尝试一些新颖的金融服务项目要比市面上那些金融服务公司强的多。
而中国的银行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银行人员冗余严重,而且越是官僚主义严重的银行人员越多,相对来说,扩大营业范围是十分安全的捞取政绩的方式。
对于基层员工,我觉得最大的危机就是机器的替代化。我相信很多官僚体制严重的银行,小员工大学辛辛苦苦读下来在银行做了三五年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柜员,而客经的业务水平和世面上的保险、法律、海外投资类金融企业相比又弱智的多,所以自我的知识积累是重要的,另外一些跳槽的人中很多是带资源走的,当然这又牵扯到他们本人的家底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